奇文学 > 全面战争之伐清 > 第四百一十二章 招收朝鲜移民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四百一十二章 招收朝鲜移民

小说:全面战争之伐清作者:泪曲.字数:1599字更新时间 : 2023-01-13 23:37:14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傅兴华的提议并不在苏言的意料之外。

准确来说,苏言很早就有打算,以漠北蒙古四部作为攻打罗刹国的主力,如此不仅能够避免大量汉族儿郎战死他乡,保存夏军实力,还能消耗蒙古各部,让蒙古各部越来越弱,不敢反抗朝廷。

随后,苏言点了点头,道:「傅卿言之有理,不过蒙古人也不是傻子,若是他们看出了朝廷的意图,不愿继续为朝廷所驱使,那该如何?」

「那便许以重礼诱之,同时兴雷霆之兵攻灭与其交好的部族,杀鸡儆猴,如此恩威并施之下,蒙古各部自然不敢再心生反抗之心。」

傅兴华杀气腾腾地说道。

他的这番话深得圣心,苏言的眼中闪过一抹赞赏的神色,但很快被他藏在眼里,身为帝王,喜怒哀乐自然不能随意外露。

于是,他说道:「今日这番谈论就此为止吧,在京中多待一些时日,京城的繁华可是贵阳望尘莫及的。」

听苏言这样说,傅兴华眼中闪过几分遗憾的神色,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回答让皇帝不满意了,才这么快被结束了交谈。

他的遗憾没有展露出来,他再次恭敬地向皇帝行礼,随后倒退着,缓缓退出御书房。

等傅兴华走后,苏言命他的近侍去传唤内阁首辅许赫与内阁次辅孔兴席觐见,他将要对二人宣布将傅兴华任命为副都护的决定。

除此之外,他也有一个新的主意,那便是在漠北蒙古施行屯田,开垦田地进行种植,收获的粮食不仅能够避免漠北蒙古中出现饥荒,还能直接供给北疆兵马。

在漠北蒙古屯田,听起来着实有些天方夜谭,但其实这是可行的,漠北蒙古也就是现代在蒙古国治下的外蒙,其国内在2020年农业耕种面积就达到了58.79万公顷,有六万多人从事农业种植,单纯的种植业产值就占该国第一产业的1/4。

由此可见,在漠北蒙古实施屯田的确是可行的,屯田时种植的作物可以选择到了现代都是该国产值「中流砥柱」的土豆和作为主食的小麦、大麦。

不过,现在这个时代的农业水平远远比不过现代,在漠北蒙古实施屯田只能缓解一点粮食问题,主要还是要从中原向草原输送——在东三省大量开垦并成为朝廷粮仓之前,中原才是主要的输送地。

开国之君的威严和执行力还是毋庸置疑的,苏言很容易就说服了两位内阁大臣,并确定了屯田政策的详细内容。

执行屯田的人员将由朝廷从朝鲜招募的劳工担任,那些朝鲜劳工一旦踏上前往北疆的路途,此生都将再也不能回到故土,在完成城池据点的修建后,他们也都会被强制编入边军的辅兵序列中,作为后勤人员生活在漠北的各个城池据点。

至于这个政策会不会让后世的某国宣称外蒙是他们的固有领土,那就不在苏言的考虑之中了,准确来说,他不认为有了自己建立的夏朝的存在,某国还能独立出来仇视天朝,既然某国不会仇视天朝,那这个问题就是不存在的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让边军参与屯田,还是为了防止边军将士在枯燥的农耕劳动中消磨锐志,逐渐丧失战斗力,他们的责任只有日复一日的接受训练,成为一名脱产的职业士兵。

……

另一边,从宫中离开的傅兴华在思考了片刻后,还是决定先去城南购买一些礼品,随后再前往傅鼎铨的府邸请求拜见。

不过傅鼎铨此时还在吏部办公,是他的夫人代为接见,一直到傍晚,傅鼎铨才终于匆匆赶回家中,亲自招待起傅兴华,他在府中摆下宴席,款待这位远道而来的远房表亲。

在谈论到入宫面圣的事情时,傅兴华有些泄气地将最后的交谈说了出来,他沮丧地说道:「陛下在听完

我的回答后,面无表情,然后就终止了这场交谈,我估计多半是没戏了。」

「怎么会呢?先不要急着下定论,等过几天再看看。」傅鼎铨安慰道,「就算你没有通过考核,也算是入了陛下的眼,留下了印象,说不定以后还会有重用你的机会。」

「也只好这样了,我再待几天,要是一直没动静,我就直接返回贵阳。」

傅兴华话音刚落,外面就突然响起了一阵喧哗声,还没等傅鼎铨站起身询问,府中管家就满脸喜色地闯了进来,他行礼作揖,道:「老爷,傅大人,宫中来人,说是有陛下的旨意,命傅大人前去接旨。」

听到这番话,傅兴华的脸色顿时变得精彩起来,还是傅鼎铨最先反应过来,他推了一把还坐在原位不动的表弟,说道:「你还愣在原地做什么?还不快起身准备接旨!」

被这一推,傅兴华才终于反应过来,他同样面带喜色,欣喜地和傅鼎铨一同走了出去,负责传旨的行人早已在院中等候,他和傅鼎铨二人客套了一阵,随后就当着众人的面高声宣旨。

这圣旨果真如傅鼎铨所料,将傅兴华从贵州按察使一职调任为漠北都护府副都护,并命其暂时在京中留候,等临国公李来亨返京后再一同北上。

宣旨结束后,傅兴华喜气洋洋地给负责传旨的行人塞了几锭白银,换来了对方的一阵彩虹屁和恭维,随后,傅兴华就又拉着傅鼎铨回到膳厅,二人推杯换盏,一直喝到深夜才终于结束。

……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朝鲜王朝首都汉城,朝鲜总督苏辅再一次回到了这座城市,汉城经过之前清军的屠杀和焚城,虽然又发展恢复了几年,但还是没能恢复到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

汉城城中除了光复后逃回来的当地居民外,更多的还是从外地涌入的流民,他们疯狂挤压本地居民的生存空间,在一片废墟上建造房屋,俨然摇身一变成为城中新的居民。

那些先一步涌入城内从零开始打造自己新的家园的人是幸运的,后面涌入的大量流民已经没有地方可以让他们安居乐业,他们的存在让汉城内外形成了大量残破不堪的贫民窟,街道上也出现了许多居无定所的流民,治安迅速下降。

然而这一切和苏辅这位有着天朝背景的大员一点关系都没有,准确来说,这反而给了他一个完成任务的很好的机会。

他在求见朝鲜国君李淏,将朝廷的意思转告给对方后,这位励精图治,但还是无法解决国内泛滥的饥荒和流民问题的国君只好无奈的答应下来。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他无力安置国内的流民,又无法解决各道的饥荒问题,那不如将那些无用的流民转交给夏朝换取钱粮,并拿那些换来的粮食到各道赈灾,解决饥荒。

既然钱粮最终要拿到朝廷手中,那他就必须拒绝苏辅在国内设置招收点的要求,他向苏辅表示,将直接以朝廷的名义向各道下旨,下令各道将辖区内的流民集中收拢起来,押送到两国边境再转交给那里的夏军。

随后,他又与苏辅进行了一番谈判,虽然他仰慕天朝,但那些流民归根结底也还是他的子民,他在流民交换的价格上没有让步,最终敲定了让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条件。

即一名青壮年男丁换取白银五两、谷物一石,一名工匠换取白银二十两、谷物五石,两个适龄女性换取白银一两、谷物一石。

为了防止朝鲜人倒垃圾似的将流民一股脑丢过来,苏辅还额外规定不接受任何一个老弱妇孺,那老弱妇孺不仅没办法做出贡献,还有可能死在前往漠北的半路上,那不是白白浪费了交换的钱粮了么。

最后,苏辅决定第一批先从朝鲜国内招收青壮年男丁三万、适龄女性两万、工匠两千五百人,共计支付朝鲜

朝廷二十一万两白银及谷物五万两千五百石。

这五万多谷物可都是麦子和稻子,其中虽然有许多陈年老米,但朝鲜国内都闹饥荒了,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只要能顺利分发下去,国内的饥荒也就能够稳定下来了。

不过,朝鲜朝廷内部贪腐成风,藏污纳垢,这五万多石粮食能够发下去一半都算贪官污吏们突然良心发现了,李淏也意识到这一点,他只能以曾经在质清时光中收下的九个汉人仆从(即朝鲜史称「九义士」)为班底,负责监察赈灾放粮。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围攻盛京之战的两位朝鲜官军的兵马节度使,正是从这九人中挑选担任的,当初面对两班贵族的反对,他以两人熟悉辽东局势为由,又得到苏辅的默许,才强行通过这项任命。

除了命九义士负责监察赈灾放粮外,李淏为了防止从天朝手中接过的银两被朝中大臣贪污,直接命人拿出其中的一半,在天朝境内购买粮食,这样就算逃不过被贪污的命运,起码有一半被拿出来换成实实在在的粮食了。

只可惜李淏小瞧了他手下那些官员贪腐的能力和手段,被命令在夏朝购买粮食的那十万两白银,最终只有将近一半真正用在购买粮食上,剩下一半都被以各种方式给贪污了。

当然,这一切就不关苏辅的事情了,他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为了防止出现什么岔子,他还是亲自留在汉城,监督移交流民的事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