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生意经(二)
范建新的名片就是普通纸张印制的,不像后世的名片绚丽美观。
名片在这时还真是个新鲜事,南方开放地区开始有人使用,而像巉州所在的内地省份很罕见。
当然,如果古人使用的拜帖之类也算作名片的话,那么华夏人使用名片的历史,就是世界上最早的。
“你,你是跃进面粉厂粮油商店的主任?!……”
林科长对范建新说“见过”叶旅长的事,没当回事,叶旅长也会出席巉州市的一些活动,见过他的人多呢。他惊奇的是范建新一个小屁孩,竟然是粮油商店的负责人。
“是呀。你觉得我太年轻了,不像?……”
二黑子走上前来,拍着胸脯保证说,范建新确实是他们粮油商店的主任,华伟在一旁也直点头。
而且,范建新他们今天出来,特意穿上跃进面粉厂的工作服。工作服的左胸前和背后都印有“跃进面粉厂”的字样。
“以前,我跟你们厂的门市部经常打交道……”
范建新一听,来了精神,随后跟林科长热络的交谈,询问他以前与面粉厂门市部的一些事。
旁人看来,以为他俩是老熟人呢。
最后,范建新跟林科长说,他一定会支持他的工作,拥军是每个公民的本分。
让他放心的按照他给的这个纯碱与熟石灰用量的比值,配制防口蹄疫的消毒剂,若是把握不好浓度,随时可以打电话到粮油商店,他一定亲自前往军营的养猪场,教授防疫药液的配制。
俩位军人听后,遂将两袋纯碱粉搬上一辆装满货物的军用吉普车的拖斗车中,走了。
二黑子和华伟都不解,范建新干嘛这么热情的跟部队的一位后勤科长套近乎。
范建新说了一句让他俩觉得没头没脑的话。
“这可是大客户啊!……”
范建新记得很清楚,南营房驻扎一个坦克旅,军人及后勤人员超万人;而且旅长叶刚的女儿,可是他高中的同学……
随后,范建新又开始与卖化肥农药化工品店铺的老板热情的攀谈起来。
老板姓朱,是一位油腻大叔。
范建新真不想抽烟,前世因抽烟量太大,早早的就咳咳喽喽,血压、血脂、血糖都高。可如今想和人攀谈,给人递烟,陪人抽烟是免不了的。
朱老板见范建新递出的是大前门烟,眼光熠熠,有点受宠若惊的接过烟,在大拇指的指甲上磕了磕,拿在鼻子处闻了一下,叼在嘴里,掏出打火机,打火,先是殷勤的给范建新点烟,然后再点燃自己的烟。
刚才这小青年三句两句就将两军人劝走了,给他解决了大难题。不然,他也怕事情闹到镇上,说他慢待军人,也够他喝一壶的。
“朱老板,刚才那两袋纯碱粉你也可以收回来的……”
“唉,我这生意难做啊!好不容易卖出的货,哪想再收回来?!而且那两袋碱粉都被他们用了一些,收回来不好再卖了!”
“我教你个办法,既能增加你的收入,还能让你的碱粉好卖……”
“哦?……还有这样的好事?!”
“当然。我在你们的市集转了一圈,发现有卖碱块的,价格比你这碱粉还贵呢!”
“这,一直是这样啊!……当地人做馒头都是用碱块的,不习惯用碱粉。”
“这对你来说是好事啊!”
范建新抽了口烟,感觉很呛,烟味太冲!哪有后世香烟的那种淡淡涩涩的焦香味?!
大前门烟,说起来已是此时的高档烟,可对后世来说已算劣质烟了。后世的烟,加工的很精细,配料也考究,都有过滤嘴,吸到嘴感觉比这种烟味道淡的多。
他将还剩下大半根没抽的烟直接摔了,说:“朱老板,你只要将碱粉按这个比例加水,就成碱块了……”
纯碱粉与水结合可形成固态的晶体,也就是俗称的碱块。范建新记得,每个碳酸钠分子最多可结合十个水分子,制碱块只要略小于结晶水的比例,就很容易结成碱块。
说着,他让朱老板取来一些碱粉、容器、水等,进行现场称量和溶解配制……
范建新乘这段时间,跟朱老板攀谈起来。
这家商店,是这镇子上唯一的从供销社承包下来的分店。刚承包下来,生意很好。一开始供销社答应让他们这家店独家经营化肥的,今年农田包产到户后,对化肥的需求量剧赠,使这家店铺的生意大火,供销社便又恢复化肥的售卖。
而且,还不准他这个承包商店降价销售。
这样一来,他的商店也就没有了竞争力,每年上缴的承包费又高,经营起来很艰难。
这好不容易有个军人买了两大袋碱粉,哪能让退掉啊!
两人说着讲着,半包烟都抽下去了。后来范建新只递烟给朱老板抽,自己的烟再也不点了……
范建新带着二黑子和华伟去集市上收购小麦等。几个钟头后,范建新回到这里,配制的碱粉溶液已结晶出碱块来!
“不用称,这碱块的重量比碱粉也要重,而卖的价格比碱粉还高,你这不是赚了吗?!”
“我也听说过,碱粉可制成碱块,没想到就这么简单!真不可思议……”
朱老板说了一大堆夸赞和感激范建新的话,随后硬留着范建新等人吃午饭。
范建新知道自己的两兄弟,现在太嫩,指望他们独当一面做事还需要磨砺。
他有许多要紧的事要做,分身无术,为了节省时间,减少麻烦,范建新就委托这家商店代收小麦等。
小麦收到5000斤,他就着人来拉。要是由店老板直接送到粮油商店,除了代收的手续费,每斤小麦给加1分钱。这样以来,5000斤小麦的毛利润就多出50元,店老板当然乐意。范建新随手给了朱老板100元定金,乐的朱老板满脸笑开了花。
隔个三五天,朱老板就往范建新的粮油商店送一次货,到春节时送了好几趟货,这是后话。
有了小麦等,粮票的缺口就彻底的解决了。只要将收来的小麦换成面粉再销售出去,粮票的窟窿就补齐了。
这头一天出门,范建新他们的收获还是满满的。不仅收了不少花生、芝麻、大豆、小麦,最让他高兴的是,在小镇供销社范建新买到12瓶五十年代产的飞天茅台酒。
这真是一次大捡漏啊!
他记得后世八十年代的茅台拍卖价就超过20万元,这五十年代的酒还不被炒到天!
岁月的沧桑让酒看起来就像古董,十分的喜人。瓶上的标签既没有酒精的度数和酒量的毫升数,也没有酿造的粮食配方,除了酒名,就只有“国营茅台镇酒厂”字样。
当然,为了这几瓶茅台酒,他跟供销社经理磨了半天嘴皮,陪抽了好几支烟,还赠送了经理一百张粮油商店的优惠券,才按每瓶12元溢价买到的。
今年年初,本地开始全面推行包产到户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交了规定的公粮后,家家户户都有余粮。
虽然年底物价都在上涨,可粮库收购小麦的价格并没调整,小麦的产量又提高不少,此时,小麦的市场价格也并没有上涨。
范建新收小麦时,了解到农民用小麦换面粉还是比较麻烦的。要靠板车拉、肩膀挑,把小麦运到面粉厂才能兑换到面粉,再挑回来,路途近的还好说,路途远的很累人。
“哦,你们为什么不用拖拉机拉呢?”二黑子向一个卖麦子的老农问道。
“买不到拖拉机啊!”
这时候,农民就是有钱也买不到拖拉机。
三人坐在装满小麦等物的四轮拖拉机,在回去的路上开聊了。
也许是范建新前世当了二十年的老师养成的职业习惯,他向两兄弟启发的问道:“你们说,怎么解决农民兑换面粉难的事?”
二黑子和华伟当然能想到多造拖拉机。
“你们说,我们店弄点拖拉机来卖,怎么样?”
“听起来蛮不错的,可我们到哪能进到拖拉机?”
“洛市不是有个红星拖拉机厂吗?”
“我们没有关系,哪能进到拖拉机?!”
范建新像跟两个学生在谈话似的,说:“我觉得的,只要我去一趟红星拖拉机厂,就一定能弄到拖拉机。好,拖拉机买到买不到暂时不说,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解决农民手中小麦兑换面粉难的问题?”
二黑子和华伟都在开动脑筋,华伟说:“我们可以用四轮拖拉机拉着面粉,到村子里或集市上来兑换面粉……”
“这算是一条路子,虽然成本高些,也能行。还有呢?……”
两人说了好几种方法,都被范建新否定了。范建新见两人也说的差不多,启发道:“可以不可以,让农民自己磨面?”
“不行!现在很少有人养驴,指望人工磨面能把人累死。我四姑家有一台小石磨,磨点豆浆都能累死人……”
“我的意思是用小型电磨来磨……”
范建新沉思了一会,说:“过过年,我们做两手准备,一是想办法进一些拖拉机到店里来卖;另一个就是进一些小型电磨来卖。这都是解决农民兑换面粉难的方法……”
华伟突然说:“新仔,如果农民都有了电磨,谁还会来面粉厂换面粉啊?!”
“这是必然!”范建新轻叹了一口气,“面粉厂这样的国营单位,好日子不会太长了……”
范建新等人在收粮的过程中,也遇到带着红袖标的集市管理人员的盘问。当他出示跃进面粉厂粮油商店购买小麦等的介绍信,还是挺管用的,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干涉。
这个时代,有国营大厂罩着,省却不少麻烦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