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上杆子
大脑袋抓抓大脑袋,咧开嘴傻笑道:“这是我一铁子送我的生日礼物,说是专门从荣宝斋买的。“
“铁子?“
常闲笑了笑:“您得了这东西帮了他不少忙吧?”
“那是啊,兄弟嘛!“
大脑袋拍拍胸脯:“我黄三儿在京城大院里谁不知道,光是上月就给他介绍了俩项目……”
还没说完,常闲打断他道:“打住,您呐,回京城以后,只需要做一件事。“
“啊?“
“找人将您那铁子脑袋开了,让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再把那俩项目给他搅和黄了。“
“为什么?“
大脑袋张大了嘴,很是惊愕。
“这玩意儿是当地玉厂琢出来的,也就能糊弄一下外行人。“
常闲一个战术后仰,把身体往后靠到老树上,“真正的汉代琢玉,都是斜着下刀,所以刀口都是一面深一面浅。您看这个玉器上头,刻痕与刻口平整,凹槽平整,一看就是机器琢出来的。“
大脑袋一听这话,可就坐不住了,下巴不住颤抖:“您这说法太武断了吧?这可是荣宝买的,有荣宝的发票!“
荣宝斋作为百年老字号,行业里的名声一直坚挺,说他们卖假货?那绝对不能够。
常闲微微叹了口气,指指海河对门的大钟,那是津门火车站广场:“咱不说首都西站,您到那儿寻摸一下,联合国的发票您要不要?“
大脑袋一动不动,似乎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再说哈,退一万步,哥们我道行不够,走眼了,真要这东西是旧的,到代,那就更新鲜了!“
“这又怎么说?“
大脑袋好像觉得自己满脑袋的古玩知识怎么好像有点不够呢?
“这玩意儿叫“握豚“,给死人用的明器。哪有把明器挂在脖子上的?荣宝斋在琉璃厂小二百年了,这点数都没有的话,牌子早被人当劈材烧了。“
常闲悠悠道:“兄弟,您再找个潘家园的行内人问问,塞pi眼是什么意思?“
“怎么说呢,一句话,您的那位铁子不地道啊!“
将明器挂脖子上的行为,要是在潘家园让人看见,肯定得嘲笑一句“塞pi眼“。
“塞pi眼”是个典故。
民国时候,孙殿英炸开慈禧墓,里面大量陪葬品流落民间。
京城有个前清的旗人老爷,不知怎么弄到一件墓里的玉器,锥台形状,小巧可爱。
他喜欢得不得了,每天没事含在嘴里。后来有明白人告诉他,那玉叫九窍门,用来封闭尸体九窍,他含嘴里那个,是慈禧拿来塞肛门的……
嗯,这就尴尬了。
大脑袋“蹭“的站起身来,“蹦蹦蹦”的走到一个僻静地儿,常闲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只看到他在那边手舞足蹈的打着王八拳,看着有些滑稽,想乐又不好乐,正想再眯一会儿,余光中却看到一个姑娘饶有兴致的看着这边,看到常闲的眼光过来,居然还微笑点头致意。
常闲不以为意,大脑袋走了过来,脸色都成酱紫色了,一脑门子汗,不知道费多大劲儿跟空气搏斗:“多谢你,兄弟。要不是您这一眼,我被那狗日的当猴耍都不知道,这事儿没完。“
“我这次来得匆忙,方便的话您给我一号,我现在就转十万给你。“
“什么十万不十万,没这个行情!“
常闲取过小盘儿:“这玩意勉强称得上小官窑,撑死了三方四方的行情,您要是真喜欢,给个三方咱交个朋友,要是别的,就没必要,以后青山不改,咱绿水长流,有机会再一起喝茶。“
大脑袋定定的看了一阵,给常闲转完帐:“爷们局气,咱交换一个QQ,以后就是朋友了,常联系,今天就不多留了,到京城一定找我黄三儿。“
三大哲学问题解决了一个,很多东西说得神秘,其实简单。
像在古玩行里经常打眼却又乐此不疲的人,很多都是眼高于顶,太过自负,听不得别人的劝的。
所以得喂着话,让他觉得所有的判断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就好办了。
“上杆子“本来不是古玩行里的术语,而是来源于天桥黑话,要布这种局,得先拿话钩住目标,故作疏远,让目标主动凑上来,非要上杆子进套。
一般人觉得,越是不愿意卖的人,越不可能是骗子,不知不觉就会着了道。
“老板厉害啊,这欲擒故纵玩得溜!“
果不其然,旁观那姑娘走了过来,语气大是有些不以为然。
“不过您这小刀子不利,明明是瞄着一肘子,下刀时却成了半拉蹄子。“
嚯!这位搁远处还不觉得,近了一瞅个头高挑,穿着平底凉鞋恐怕都超过一米七十了,浑身拾掇得干净利落,牛仔裤上一件雪白的衬衣,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地方,乌黑的马尾简单用橡皮筋扎着,肆意的垂在脑后,白皙的脸颊上透出两朵淡淡的红晕,看上去青春娇艳。
就是一双丹凤眼破坏了整体的柔美,嘲讽时眼睛挑起,颇有两分厉色,跟个女版关公似的。
“郑记者早!“
常闲懒懒的打个招呼,自己光明正大按规矩做生意,鬼上门都不怕,更不怕人民记者。
“我一下岗工人,自立自强摸早贪黑,风吹雨淋的赚点老婆本,被您这样的高知冷嘲热讽的。是应该受宠若惊呢,还是应该与有荣焉呢?“
“老板早,打搅您做生意了。“
女关公生硬的岔开话题,嘴里说着打搅,脸上却没有半分歉意,“劳您问一句,我这个记者就这么现形么?“
“您手里拿着纸笔,时不时的写写画画,肩上还挎一单反,加上您这打扮,直接就是对着电视新闻里的记者复制粘贴的,哥们要是这点眼力见儿都没有,古玩这碗饭就甭吃了,老天爷不赏。“
“那您怎么知道我姓郑?可千万别说是掐指一算算出来的?“
女关公丹凤眼一翻,露出几分戒备。
“那倒是不至于,那些非遗传承与哥们无缘……“
“那……“
她看到常闲努努嘴,顺着视线过去,发现两步外地上遗落的工牌,常闲倚在树上,正好方便看到。
小姑娘也没有扭捏,拾起工牌,大方的伸手道:“开个玩笑,老板别见怪。正式认识一下,新华社天津分社实习记者,郑芒。“
“有点不巧,鄙人的名字有点和无冕之王作对,沈阳道小贩,常闲。“
常闲浅浅一搭,两人都哈哈大笑,一个“正忙“,一个“常闲“,有点尴尬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