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265章 别给你姐夫找事儿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265章 别给你姐夫找事儿

小说:1978合成系文豪作者:好想吃薯片字数:2129字更新时间 : 2024-10-24 22:23:41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这天,江弦正在家里写着《少林寺》的剧本,年轻的张艺谋找上门来,激动的把一份报纸拍在江弦的桌子上。

“头儿,你看!”

“怎么咋咋呼呼的。”

张艺谋向来比较沉稳内敛,这一反常态的表现,惹得江弦不由得对桌上的那份报纸感到好奇。

他搁下笔,定睛一看,俨然一份《人民X报》。

“什么情况?”他看向张艺谋。

“你看这篇文章!”

张艺谋给他指了指评论栏目“今日谈”上一篇篇幅极大的评论员文章。

题目是《每一个字都是滚烫的呐喊》,副标题是《茅盾,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

文章主要是缅怀茅公。

“文艺之树常青,革命文艺永恒。

茅盾昭示我们,什么叫真正的文学艺术,什么叫真正的dang员和人民艺术家!”

在文章中,评论员还提到了《中国文学》的纪录片,肯定了影片的意义。

“韦韬同志表示,自三月茅公去世以来,各小报出现了很多《谈话录》,以记录茅公谈话的形式出现,因而社会将其当做研究茅盾的一手材料。

但事实并非如此,茅公于生前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谈话录》,失实虚假之处很多,因而真实性存疑。

然《中国文学》却以记录谈话等形式,为茅盾的研究者留下珍贵的一手素材,且有真实性:一、记录的是真事,谈话内容出自茅公之口。二、拍摄得到了茅公的允许,且征得家属同意。

如若《谈话录》这类虚假而不真实的材料受到研究者的追捧,流传开、不给茅公一个表态的机会,就将其作为研究的一手材料,是有损茅公名誉的事情。

《中国文学》的出现,却缓解了研究者及读者们热切的心情,留下了确凿而真实的依据供人参考.”

文章末尾,评论员提到。

“历史上仍然遗留着很多对作家们的误解,作家们说了没有说过的话,做了没有做过的事,被人捏造出种种奇怪的生平。

《中国文学》的纪实性在读者们了解作家真实一面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人民X报》上“今日谈”这个栏目自1980年1月创办,出现在《人民日报》一版和四版上,评论员高手如云,包括夏衍、萧乾、国防领导张爱萍、经济学家于光远,甚至就连桥木同志也在其上化名撰稿。

这样地位的栏目里一篇评论文章,威力可想而知。

江弦上午刚读过这篇评论,下午就收到中作协的通知,去沙滩北街2号参加会议。

会议的内容很简单,首先是肯定他的拍摄工作,此前一个不起眼的项目,终于被中作协重视起来。

“没想到你小子居然搞出这么一个大动作。”陈荒煤颇有些不可思议。

臧克家说:“你这个第一集拍的是好,总结的诗写的也不错。”

半生风雨燃赤炎,时过子夜灯犹明。

熟悉茅盾的老同志忍不住点头,这真是对茅盾同志一生最好的总结。

中作协打算向上面申请,支持江弦这个影片接着往下拍。

不过要成立一个委员会,拍摄内容由委员会讨论后决定。

江弦没什么异议。

他还给领导们提议,“《中国文学》的项目我看不用另起炉灶,可以把机构并入现代文学馆。”

现代文学馆俨然是要当做国家级重点文化单位来建设的,《中国文学》的项目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其内设机构。

在后世,现代文学馆管理的机构也很多,连茅盾故居也受其管理。

冯沐他们听了,觉得也不是不行。

如今中作协正积极地承担现代文学馆的规划和筹建工作。

之前中作协召开主席团扩大会议,巴金被选为主席团代理主席,在会议上,现代文学馆的筹建问题也列入议程。

只等筹建工作得到正式审批,这项工作便能正式展开。

“可以按江弦同志说的办。”

“是个好想法,我们之前在日本访问的时候,见过日本的小孩在文学馆里看作家们的影片,《中国文学》以后也可以在现代文学馆里播放。”

“可以促成这件事,这样就能主抓文学馆的事了。”

江弦的提议很快得到其他同志们的支持。

陈荒煤想到什么,“你这个影片,之前给你批的用款好像不多,才1000块,我看影片的制作质量挺高,快要比上一些制片厂的电影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众人闻言,目光齐刷刷的看向江弦。

江弦一脸慷慨,“我自己私人加了些稿酬在里面,我爱人也挺支持的。

害,为中国文学做贡献,我们勒紧点裤腰带也没什么.”

他这语气里全是卖惨的节奏。

也是不得不卖惨。

这会儿没什么投资人,拍摄的钱都是他自掏腰包,他也不能总这么付出,能争取上面支持当然要争取,不然照这个节奏拍下去,中国那么多作家,他倾家荡产也拍不起啊。

陈荒煤、光未然他们听了江弦的话,老脸一红,忍不住感叹江弦的觉悟真高。

若不是他自愿慷慨解囊,他们恐怕也看不到这段茅公的珍贵影像了。

“这个钱还是应该中作协来报销,这个样子实在是不像话。”冯沐提议说。

“应该的。”陈荒煤点了点头,“《中国文学》这个片子也是现代文学馆建设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为难江弦同志一个人。”

中作协这个会开完,江弦的收获巨大。

《中国文学》的拍摄更加名正言顺,披着现代文学馆的旗号,那就是得到了宣传部门的认可。

资金的压力也得到解决,虽然还是很拮据,至少比他自掏腰包要好得多。

“江弦同志!”

正想着,又被喊了一声。

江弦回过头,看到林斤澜同志和萧军同志两人。

江弦和他们打个招呼。

去年年中京城作协的代表大会上,萧军当选为副主席。

后来组建了诗歌组、儿童文学组、电影戏剧组、组、文艺评论组,林斤澜同志则当选了组的组长。

可以说这俩人现在都是江弦这个小理事的领导。

“你的片子拍的好啊。”

萧军感叹说,当年鲁迅先生在上海请客设宴,那是一家豫菜馆,先生请了萧红、茅盾还有他。

try{ggauto();} catch(ex){}

萧军仍然记得,那天上的菜是糖醋软溜鲤鱼、铁锅烤蛋、酸辣肚丝汤、炸核桃腰四种。

“吃了,散了,再吃,再散,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讲到最后,萧军一阵唏嘘。

此刻再回首往事,故人已都不在了。

林斤澜也是一阵唏嘘,三人聊到正事上面,“我和萧军同志过来,是有件事要和你商量。”

“有事?什么事?”

萧军正色道:“京城作协最近在准备一个名单,打算把一部分作家调入京城文联,成为专业作家,我们想把你写上去,过来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文联专业作家?”

江弦立马心动。

能成为文联专业作家,这说明作家本身的文学成就和创作能力得到了文联的认可。

能进入此列,今后就能够享受文联发放的工资待遇,能评行政等级,再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身于创作这件事当中。

由此可见专业作家的名额宝贵程度。

“江弦同志,你怎么还犹豫了?”林斤澜见江弦久久都未回应,有些诧异。

任谁得到这么一个好机会,都是欣喜若狂的立即答应下来,怎么到了江弦这儿,看着好像还有点儿不情愿的感觉。

“能进文联自然是好的。”

江弦陈述起自己的顾虑,“不过我估计进去以后事情也不会少,我担心组织上少不了派发任务性的写作,影响我自己的写作进程。”

他斟酌着进入文联以后的利弊。

真能进入文联自然是件好事,但有了这个名头,以后有些东西写起来可就没那么方便了。

“而且我年纪这么小,创作也没几年,我怕很多老一辈的同志会不服。”

“怎么会不服?”萧军直接劝说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尊,就说你现在的成就,有多少比你年纪大的作家能超过你?

更何况,以你现在表现出的才华,不投身进专业的创作队伍当中真是可惜了,你不应该把才华和精力浪费在其他地方,应该全心全意的为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这”

“行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萧军做事很有大男子主义的味道,不由分说的给江弦敲定下来,“材料你回去记得准备准备,其他事情交给我们给你安排。”

“那好吧。”萧军和林斤澜盛情相请,江弦也不再扭捏,把这件事答应下来。

即便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能进入文联,也是一件无法让他拒绝的事了。

回到家里,他把今天的事情给朱琳讲了一遍。

“那今后,你可就是真正的作家了。”朱琳打趣说。

江弦也颇感奇异。

以前他写、写文章,写完以后只敢说自己是个作者,是个写的,从来不说自己是个作家,或许是从前写网文写久了,对作家这个神圣的名号怀着一些本能的谦卑。

但今后,他可以名正言顺的自称为作家了,是受到官方承认的专业作家。

这个年代和后世不一样,高考的时间固定在7月的7、8、9三天,天气特别炎热。

朱虹一考完,朱母就跟她打听。

“怎么样,高考考你姐夫的文章了没有?”

朱虹心里一阵吃味。

怎么她妈关心的第一件事不是她考的怎么样,而是她姐夫的文章有没有登上高考试卷。

“没有考,不过文学常识填空里被姐夫押中了好几道题。”朱虹说。

文学常识填空,考了短篇《水藻行》的作者,朱虹在考试前被允许收看了江弦的《中国文学》节目,立马就填上了“茅盾”的名字。

“还有作文。”

朱虹讲,“作文考的是《人性的美丽》,我一下就想到姐夫的那篇《草房子》了,干脆直接把里的精彩语句当做作文素材引用进去了。”

朱母听了又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你算是沾了你姐夫的光,怎么总是那么巧。”

“这哪是巧。”

朱虹不赞同她妈的说法,分明是现在她姐夫江弦在文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才会在高考时产生那么多与他所相关的东西。

江弦作为姐夫,也是及时的关心了下朱虹考的怎么样。

朱虹信心满满,觉得作答都很完美,报考燕大并不是问题。

江弦听得都有些佩服。

小姨子学习还真不错。

要知道这会儿可是全国统一命题,京城户口还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姐夫,你不是答应带我去看话剧么?可不能骗我。”

“我干嘛骗你。”江弦笑笑。

他之前答应朱虹,等她考试结束就领着她一块儿去首都剧场看京城人艺的话剧演出。

这会儿当然不会爽约。

挑了个天朗风清的好日子,便领着朱琳、朱虹一对姐妹去到首都剧场。

今年京城人艺以全新阵容重排了《日出》,导演刁光覃,严敏求饰演陈白露,杨立新饰演方达生。

《日出》这部话剧自创作以来,曾经被国内各个话剧院团轮番上演。

但让曹禺真正满意的版本,就是京城人艺这部1981年的重排版。

演出结束,谢幕以后,江弦没有第一时间离开,而是说还有点事情,直接领着两人去到剧院的大后台。

“江先生。”一些个之前见过江弦的演员,纷纷和江弦打招呼致意。

江弦也颔首和他们打招呼。

朱虹看着大后台这些正在卸妆的《日出》演员,咕咚咽了几口口水,心里更是对她这个姐夫感到得意。

江弦找到英若诚,和他问了下《天下第一楼》剧组的事情。

此前《天下第一楼》已经通过了京城人艺艺委会的审查,项目正式立项。

江弦打听了下卢孟实的演员,夏淳说想找一个之前总是演B角的演员谭宗尧来饰演。

简单聊了会儿便起身告辞。

朱虹拉住他,小声说。

“姐夫,我想要个陈白露的签名。”

朱琳责怪的看她一眼,“别给你姐夫找事儿。”

“没事,我问问。”

江弦找到严敏求同志,说出了签名的事情。

严敏求捂着鼻尖笑笑,“这个好说,不过江弦同志你要还我一个签名才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