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使团北上之路
这支由龙华民率领的使团,从澳门出发走陆路到广州,他们需要先拜会并花钱打点两广总督陈邦瞻及以下的大小官吏。礼部的函件不是圣旨,没有通关文书的效果,所以该走的程序还得走,该拿的文书的还得拿,该花的钱还得花。
在拜会了广东官场之后,耶稣会龙华民使团取道海路从广州奔杭州,其间由广东水师押护。
抵达杭州后,一行人还是照例先拜会浙江巡抚兼提督军务苏茂相及以下各司衙门,重复走程序、花钱、拿文书的过程,等到把相关的手续办齐全了之后,再走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开赴天津。这其实也就是把信函走过的路再走一遍,只不过其中加了一些朝廷公函遇不上的关节。
龙华民原本还想带着使团先去一趟南直隶。
南京教案后,耶稣会在华传教工作遭到重大打击,各处教堂、修道院被关闭,除少数受到华人教友庇护的传教士得以留在内陆,其余全被驱逐至澳门。
但耶稣会并未就此放弃,既然士大夫群体中有一个徐光启,那就不愁找不出第二个,所以龙华民派遣金尼阁神甫赴南京展开交往活动。
如果能得到朝中重臣的支持,形成一股稍有声量的势力,让他们在面对类似南京教案这样的攻击时不至于四面楚歌。至少能让皇帝在做决定的时候多一些有分量的建议。詹事府少詹事、江苏学政的声量还是太小了。
万历四十八年春,金尼阁拿着耶稣会给他的五千两银子的活动经费抵达南京。按照计划,他将游历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所有城镇,并寻找诸如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这样的志同道合者。
可花在广、杭二州上的庞大开支,使耶稣会使团放弃了这个昂贵的想法。杭州到天津这条路上还有十余座重镇,能少一笔就少一笔吧。
最终龙华民只派了汤若望一人,带着少量护卫去南京通知金尼阁搁置计划赶赴北京。
由于礼部的正式函件上只有邀请耶稣会进京面圣的内容,并未提及这一船货物,而徐光启那封要人、要钱、要货的信又是未开封的私人信件。贸然拿出来不仅不会有用,反而有可能给新任礼部尚书的政敌递刀子。
所以,船上的东西很自然地被沿途守关把卡的官吏当做商品处理。既然是商品,那就得有税费、规费与孝敬。
到天津时,澳门议事会专门为此行准备的二万两路费几乎被花了个干干净净。
要去真顺着长江去了南京,再折回大运河,恐怕就得从献给皇帝的礼金里掏钱出来了。
看起来,耶稣会和澳门议事会似乎很懂大明官场的规矩,还知道带“路费呈仪”。但实际上,他们其实只知皮毛,而不知其中深意。
如果他们去了南京,并请托南京锦衣卫挂本部衙门旗,以随护的名义将他们送至北京,那这趟旅途的路费起码能省一半。
沿途守关把卡的官吏不敢查挂着锦衣卫旗帜的船,也就没有规费与孝敬这一说了。
假如耶稣会龙华民使团去南京贿买锦衣卫,那礼部的函件就能发挥超常的作用。
函件上明确写了要求他们进京面圣的内容,南京锦衣卫带他们去北京是名正言顺的护送,不会有任何问题。锦衣卫只需要确定船只里没有倭寇,就可以装作不知道船舱里有什么货物。
try{ggauto();} catch(ex){}
面圣嘛,带贡品很正常。既然税吏卡官能把船货当成商品,锦衣卫就能把船货当成贡品。谁叫礼部的函件上只写了面圣。
在人货装船、离开澳门差不多一个月后,使团抵达天津。这标志着这段走走停停、不断孝敬的旅途终于结束了。
天津,原名直沽。明惠宗建文二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从直沽发兵南京,与其侄子朱允炆展开了并不漫长的皇位争夺战。两年后,洪武三十五年、同建文四年,明太宗朱棣即位,年号永乐。
为了纪念“靖难”壮举,朱棣改“直沽”为“天津”。“天”即天子,而“津”则是渡口。故所谓“天津”即“天子渡河之地”。永乐二年,在三岔河口西南小直沽一带,设卫筑城,称天津卫。
永乐三年和四年,朱棣又分别设置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永乐初,三卫共有屯田兵一万六千名,负责拱卫京师。万历四十八年,天津三卫有兵几何已不可考。
“佛郎机人?”因为每天都有各种货船顺流而上赶赴北京,所以直到停船之后半個时辰,天津卫指挥佥事姜廣纯才带着一队卫兵登上耶稣会使团的船。
“大人,这是礼部的函件。”龙华民作揖后,把礼部的文书递给姜廣纯。
姜廣纯接过文书,很快就看完了。“面圣?哼!”他没有对面圣的事情发表什么意见,只是说:“你们佛郎机人还真是会做生意。”
他的言下之意很明确,你这船里装的东西是货。
“大人,规矩我们懂的。”龙华民拿出上一个关口的文书和六张一百两正的银票。“杭州宣昌记的票,钱庄的暗语也夹在里面。”
“宣昌记,成。”姜廣纯点点头,收下文书和银票。
宣昌记信誉极好,而且在京杭沿线各重镇都有分号。因此他家的票几乎等于这一带的通货。
“大人。”龙华民从怀里掏出差不多十两碎银子,这是他提前剪来准备好的。
银票递上去,从上面儿的卫指挥使,到下边儿出这一趟差的卫所兵都得有分润。但碎银子递给管事儿的,那就是管事儿自己收着了。
银票是规矩,碎银是孝敬。
“嗯。验货吧。”开舱验货是必要的程序,但要是卫所不给你行方便,能从月初拖到月底。“都有什么呀?”
“书册、大炮、鸟铳和一些不值一提的西洋小玩意儿。”龙华民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大炮、鸟铳?发辽东的?”姜廣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火药呢?”
火炮、枪械之类的东西不是问题。因为无论是买炮还是献炮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只要船上没有足够的发射药,不具备进攻的能力就行。
“规矩懂的。只有这些家丁带了些防身用的。”龙华民很自然地把那一队雇佣兵说成是家丁。
“很好。只要查完没发现火药,你们就可以进京了。不过进京的人得把火铳留在船上。”姜廣纯收了钱,心情不错。“今天有些晚了,在天津过一夜吧。等明儿一早再去,要是城门关了,你们就得在郊外过夜了。”
“多谢大人。”龙华民作揖拜谢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