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五、用心灵触碰历史
二一五、用心灵触碰历史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完全放亮,山丹和顾海平就在欢快的鸟儿歌唱声中起床了,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和阿霞打好招呼,告诉她孩子还在睡觉,他们要出去散步,待会儿回来,叫阿霞劳神留意一下孩子的动静。
在习习晨风、微明的朦胧天色中两人手牵手往古城走去,远远地看到门楼雄伟的身影,这座千年古城在晨光中呈现着一种幽静、朴拙、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走在古城整齐、古老的街道,踏着古往今来无数人走过的光彩熠熠的五彩石,一排排房子安静地等待阳光,等待来此触摸历史的现代人,等待每一个日出日落的时光流逝,它们已经在此静静地等待了千年,迎来送往了多少安然、不安的灵魂?它们抚慰着经过的每一个生灵,它们安静地看尽人间繁华和苍凉,每日在群山包围中,接受着全世界人的瞻仰。
在这个清凉的秋日,他们来了。他们在凡尘之中沉沦的灵魂到此,他们携手而行,想在这份厚重的历史留驻中寻找到那一份遗失已久的安宁。
缓缓前行,十指相交,默默走着,默默感受着。他们的心思常常在一呼一吸、一眸一念中彼此豁然,往往不用语言的表达,就已经了然于心。
街道上没有旁人,狂欢过的人群还在睡梦中。只有他们两个漫步其中,随着天色渐亮,他们已经走过半个古城,来到平日里喧嚣的四方街,不大的一块广场,周围的商铺也还在沉睡中,看着空旷的广场,静谧中那样庄严肃穆的历史印记在晨光中显露无疑。
四方街以彩石铺地,中午了才开市,傍晚都会用清水洗街:因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
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中。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着明清建筑的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清巧,中外建筑专家誉其为“民居博物馆”。
四方街的四周青山环绕,坝内碧野如缎,泉水萦回,形同碧玉大砚。该街始建于宋末元初,相传因丽江世袭知府姓木,忌讳筑上城墙后变作“困”字,故不修城墙。城区以四方街为中心,放射出四条大道,每条主道都有巷弄相随,巷弄四通八达,没有一条死胡同。无论街道大小路面均铺五色石板,经近千年人们的走磨,石纹尽显,很是别致、漂亮。
居民群落多依山傍水,大街小道顺山势而行。来自象山脚下的玉泉山水流至城头双石桥下,分流3股伸向东南,形成无数小支流,穿越大街小巷,回旋千家万户,水上小石桥不计其数。居民住宅多为瓦房,大多是三坊一壁,天井正方,走廊宽敞,门窗雕饰花鸟图案,院内种植草木花卉,雅致豁朗。
丽江民居非常注重房屋的装饰,其重点是门楼、照壁、外廊、门窗隔扇、天井、梁彷等。
门楼的形式有砖拱式、木过梁平拱式及木构架式三种,砖拱式门楼多为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滴水牌搂式样。木过梁平拱式门楼则是以木过梁承托、外包簿砖的三滴水牌楼。木构架式门楼多为双坡屋面,檐下用多层花板、花罩装饰。民居照壁一般有三滴水、一字平式两种,内部的外廊小照壁多用大理石装饰。房屋的门窗均饰以木雕图案,如乌禽、花卉、琴棋书画、博石器皿等,是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此外,对梁枋、往头、栏杆、柱础、勒脚、檐口、屋脊等木作、石作、瓦作部位也加以装饰。如大过梁的梁头雕成兽头,俗称“狮子头”,亦雕成圆鼓形、瓶形等。
其间可以看出古人的美学欣赏水平和智慧之作,所有建筑都是自然之美的呈现。
两人在四方街无人的安静晨光中,紧紧相拥,多希望时光此刻冻结不再流转,让爱停留,让世界永恒。他们的心灵-交-融没有因着时光的流逝而削弱,而是日日笃深了起来。
结婚十年之久,慢慢地,他们从开始的一见钟情到后来的心领神会,两人的感情和相知指数都在一次次的相拥中得到升华,他们的爱已经过渡到精神和灵魂之恋。
try{ggauto();} catch(ex){}
随着阳光慢慢抚摸古城的每一寸肌肤,商铺的人开始活动起来,街巷也开始热闹起来,两人牵手往回走。
等小玉起床之后,吃过早餐,一家子才慢慢腾腾地再往古城去。
慢慢徜徉在古城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巷陌之间,到达了大石桥,旁边一块石碑,上书“丽江大石桥”五个大字,垂柳依依、大叶榕苍翠劲霸。坐在桥边,吹着习习微风,看着人来人往,在浮躁的世人脸上,看到的是匆匆行色,没有人停下来享受,只是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跃上桥廊去做出各种动作留影纪念。
那时候山丹和单位外出考察,常常听到大家说: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点照照。似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是这样,既不会在出行前了解目的地的人文历史和特色,也不会在到达时多用一点点心感受美好和不同,只是走马观花,似乎到达目的地照相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好回去之后显摆、炫耀和卖弄,似乎国人的虚荣已是深入骨髓的事情,每个中国人都活在别人的眼光中,他们无暇顾及自己和自己的感受。
你若问旅游回来的人去过那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环境,更深一点的人文历史,他大抵都会张口结舌,顾左右而言他了。他只会记得他们在酒吧喝了多少酒,看到多少美丽的美眉,有什么添油加醋的艳遇等等俗不可耐的东西。
顾海平拉起山丹的手,离开这个吵杂的环境。说:“我们今天去看看丽江的古老商业街,去看看丽江民俗的东西吧。”
偏西的巷陌之中有一家纳西族(摩梭人)人家正在收拾桑蚕丝,一个个洁白的蚕茧泡在一个大瓷瓮的开水中,一个纳西族老奶奶把开水烫过的蚕茧捞出水,然后一颗颗剥出来用一只弓形的竹弓一张张撑起来一个网,一尺见方的薄幕,一层层叠加起来。
另一个老婆婆在把纤细的蚕丝绕起来在一根磨得油光发亮的竹签上,活脱脱一副“剥茧抽丝”的实景,小玉看得专注出神。
山丹和顾海平也是第一次见到收蚕丝,一家人和身边零星几个感兴趣的人一起观看几个纳西族妇女的日常生活作业。
铺子里有各式美丽、柔滑的丝质成品,纱巾和衣服挂在四面墙壁上。也没有人招呼客人买东西,她们只是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她们已经习惯了在现代人浮华的眼神中保持自己原始而自然的生活方式。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经过唐宋元几个朝代的波折和发展,到明代方兴盛起来。
明代是纳西族最鼎盛的时期。明初,纳西首领阿甲阿得“率众归附”,并随明军征讨边疆,屡立战功,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嘉许,亲赐“木”姓,允其世袭丽江府土知府,予以积极扶持。明王朝的这种扶持政策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时沉寂了一百多年的西-藏势力又趋强盛,时常侵扰明朝边境,由此明王朝大力扶持木氏势力,视木氏国为“辑宁边境”的重要力量。木氏土司挟王朝之威,养兵蓄锐,从此木氏族群也名声鹊起。纳西族从历史上处于被动地位成为主动进取的角色,在历史进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纳西族人说纳西语,文字是东巴文:一种象形文字,很像甲骨文的外形。纳西族文明程度较高,是云-南省三个不享受高考加分的少数民族之一。近年来,纳西族地区进入到狂飙突进的经济发展时代;一方面,纳西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声誉;但与此同时,纳西族的文化、传统和人口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退。据调查,丽江古城的纳西族小学生中,还会说纳西族母语的已不到30%。
这也是很多少数民族都存在的问题,民族性逐渐丧失,保留下来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越来越少,相对而言世界是逐渐趋同且丧失特色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