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缆镇语录 > 走 进 孤 独(附录:《心经》讲记(十六) )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走 进 孤 独(附录:《心经》讲记(十六) )

小说:缆镇语录作者:沈志伟字数:3870字更新时间 : 2024-10-26 13:01:40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走进孤独

走进孤独,

听别人唱西北风,

唱故乡的云,唱红高梁。

走进孤独,

听檐头雨声滴答,

看鞋底掀起泥泞。

走进孤独,

紧捧失意的头,

圆睁疲倦的眼睛。

走进孤独,

看到镜中的自己,

潇洒依然。

一杯茶提神

两杯茶醒脑

三杯茶醒心

一杯清茶让人如沐春风

茶让人舒服

是因为茶中自有谦卑

不争不争才是争,

不争才让人舒服人

让人舒服,是因为人胸中有实力

附录:《心经》讲记

咒语,一般都以为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然而我们倘若将咒语进行义译

那也是有意思的

修习般若法门

成就般若妙智

通常是通过闻思经教

也就是从文字般若进入观照般若

从而成就实相般若

为什么心经最后要以咒语的形式,让我们受持读诵?这又能成就怎样的殊胜利益?

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諦揭諦,波罗揭諦,波罗僧揭諦,菩提萨婆诃。

白话译文:

以般若智慧观照自心而获得解脱自在的菩萨,修行极深的般若智慧时,观察洞见到集聚构成人我的肉体,感受,思想,意志,心识等五种要素,是因缘相依的生灭关系。他的本质是空,而非实体的存在。菩萨因彻见这五种集聚的要素是缘起性空,所以脱离生老病死苦以及一切的痛苦。

舍利弗啊!肉体以及一切的物质现象,不是真实的存在,不外乎是因缘相互依存的生灭关系,所以物质和空并无差别;而空和物质二者在本质上也没有不同,因此空不异於物质。有人认為空是没有,物质是有,而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到物质就是空,空就是物质,犹如水和水波的关系,二者既是各别的,也是一体的。感受,思想,意志,心识,同样也是如此。

舍利弗啊!这五种集聚的要素,从它缘起性空的本质来说,它既没有生起或灭失,也没有所谓污垢或清净,更不会增多或减少。所以,在缘起性空的本质上,物质,感受,思想,意志,心识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人对外界的认识,需透过眼,耳,鼻,舌,身体,意识六种感官与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等六种外境,分别相对应而认知一切,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人的一切认识作用各有不同,包括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甚至於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的识别作用共十八种,它们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不经由佛教导而独自开悟的缘觉圣者,因观照十二因缘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照见十二因缘是缘起性空的,所以不论是导致生死轮回的主因无明;或是灭尽无明,甚至於生,老,病,死,或是因灭尽无明而脱离甚至於生老病死,也都不是实体的存在。亲自听闻佛说法而证悟得声闻圣者,因观照四諦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见苦,苦的原因,灭苦而解脱,灭苦的方法这四諦是缘起性空的,不是实体的存在。

菩萨所证得的境界中,既不存有能证悟得般若智慧,也不存有所证得的境界,因為菩萨彻见一切是缘起性空的,一切是不可得的,心不执著於一切。使自己及一眾生都获得开悟的菩萨,由於修行可至生死彼岸的般若智慧,而通达空得真理,所以心中没有一丝牵掛及烦恼障碍;因而不恐惧生死,远离一切错误,不合理的思想,行為,妄想等等,终於达到寂灭无為的“最高境界。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因此,由以上可得知般若智慧是具有不可思议力量的密咒,是可破除一切愚痴黑暗的密咒,是至上的密咒,是可达成涅磐妙果无与伦比的密咒。它能去除一切的痛苦,灾厄,是真实不变的真议真议。因此,宣说般若智慧的密咒如下: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与眾生一起去到生死的彼岸!愿迅速同证正觉,获得大成就!

《心经》主要思想及6大版本:

、主要思想:

此经文旨,原出于大部《般若经》内有关舍利子的各品,即是秦译《大品般若》的〈序〉〈奉钵〉〈习应〉〈往生〉〈叹度〉五品,唐译《大般若经》第二分初〈缘起〉〈欢喜〉〈观照〉〈无等等〉四品。各品所说的内容是佛和舍利子问答般若行的意义、功德,此经即从其中撮要单行。

全经260字,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概念讲述自性本空的佛教义理,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证得菩提果。该思想被认为是全部般若学说的核心,故称《心经》。

、《心经》有多少不同的版本:

在玄奘译出前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一卷,旧传为鸠摩罗什译。现存异译本6种:

1、唐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唐般若、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4、唐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5、敦煌发现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6、宋施护译《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最早的英译本是毕尔于1864年依玄奘汉译本所译。马克斯·缪勒于1884年将梵文本转写成天城体及罗马拼音,并首次将广本及略本梵文心经译成英文传至欧美国家。1894年,马克斯·缪勒重将本经译成英文并编入《东方圣书》。1957年及1967年,孔睿校订广本及略本梵文心经,并译成英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解:

先释经题。般若是梵语,翻为智慧,也称无分别智,故非一般所说的聪明智慧而是指能照见真空实相的清净智慧,或译为妙智,是指能通达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大智慧。“波罗”翻为彼岸,“密”翻为到,“多”翻为上,意即智慧观照,息妄显真,到达解脱彼岸之上。也有把“多”字解为定的,意即解脱生死烦恼之大定。“岸”是假名,也无所谓彼此,以迷妄颠倒假名此岸;灵明觉照,假名彼岸。“心”是指常住真心,又因般若为诸佛之母,此经又是大般若经的心要,故称心。“经”有恒常的意思,诸佛言教,莫能改动,故曰常;又有“径”字的意思,是修行成佛必经的路径,又梵语“修多罗”译为“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天台宗解释经典先讲五重玄义,即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般若波罗密多是法,故此经是单法立名,是以实相为体,以观照为宗,以度苦为用,以熟酥为教相,在五时八教中,属第四般若时。佛说般若历时最长,计二十二年,带通教、别教二权理,正说圆教实理。

全经可分为七部分:一、总纲分,二、色空分,三、本体分,四、妙用分,五、果德分,六、证知分,七、秘密分。作此七分,层次清楚,纲举目张,易于理解。

一、总纲分

此分总的摄持心经主要含义,即修甚深观照法门,照见诸法皆空,出生死苦海,证无上菩提。

1、“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从菩萨大悲济世,寻声救苦来说,名观世音;从菩萨智慧广大,观照无碍来说,名观自在。从悲德与智德立此二名。菩萨本地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为利济众生,现菩萨身。

观自在的“观”字很重要,修心关键在一“观”字。此观并非眼观,而是回光返照,观我非空非有、寂寂无念、了了常知的本来觉性,这是修心的总诀。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须臾之间,摄念观心,薰成无上大菩提种。”又:“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观心法门在初下手时,必先放下一切妄想杂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观看自己当下的心念,这时定觉妄念忽生忽灭,奔驰不停,要既不随逐流浪,也不著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无可遣除的。久观纯熟,妄想分别便能逐步歇落,达于空寂。这是慧以资定,楞严经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时要继续前进,时时处处从寂定的性体上,起观照妙用,这是定以资慧,久久便能达到定慧一如、寂照不二的地步。所以华手经说:“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观自在”便是常寂常照,了了见性,自在无碍的意思。“菩萨”具体称“菩提萨埵”。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合称“觉有情”。菩萨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觉觉他为行愿,功行圆满,便成为福慧具足的佛陀。

2、“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行”即修行。“深般若”是对浅而言。凡夫无明障覆,般若不开;二乘人只证我空,知五蕴假合,并无实我,但不明法空,不明五蕴诸法,也是缘生性空,并无实法,所以见理不彻;至于初发心下位菩萨,观力微薄,都是浅小智慧,不能叫深般若。惟有像观自在这样八地以上的大菩萨,能以甚深智慧觉照,而证入定慧圆明,自在无碍的境界。“时”正是寂照同时,体用不二的时候。

3、“照见五蕴皆空”

“照”即般若观照,“见”即亲自证知。菩萨依实相般若之体,起甚深观照般若之用时,证知五蕴身心等一切诸相,无不是运动变化,幻生幻灭,其性本空。实相之体,犹如镜体,五蕴诸法,比喻尘垢,般若妙智,正像镜光,观照功夫,则如磨镜,镜体本具光明,虽为尘垢所障蔽,光明不失,若用功磨擦,自然垢尽明生。楞严经所谓“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try{ggauto();} catch(ex){}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凡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以及宇宙间一切物质现象,都属色法,因为是有形色、质碍之物。“受”即感受,是五个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想”即想像,是想心所。“行”即造作,是思心所。“识”即了别,是八识心王。这四者都是心。此色、心二法,皆是因缘所生,也即各种条件和合而有,并无自性,所谓缘生性空,故曰“五蕴皆空”。五蕴之性虽空,但体即真空,譬如波相虽幻,但体即是水,水与波是不一不异。这里的“照见”如渡船,“五蕴”如大海,“皆空”如彼岸。即依此般若渡船,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诸相非相”即“照见五蕴皆空”。如果照见五蕴皆空,那么自性大光明宝藏,便全体现前了。

4、“度一切苦厄”

身心痛苦不安,叫苦厄。般若不开,苦厄未除,不能叫度。苦厄归根属于心,度心只有仗甚深般若。照见五蕴本空,心便得解脱自在。凡夫不明苦厄的根源,不知五蕴的实质,更不知慧照的妙用,所以长劫沉沦于烦恼此岸。若能照见事事物物一切诸法,自性本空,就能破除我、法二种执著,不被见思、尘沙、无明种种粗细烦恼所缠缚,而能解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出离世间、出世间的一切苦厄,所以说度一切苦厄。

二、色空分

此分说明五蕴诸法,与真如空性,无二无别。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所说的“色不异空”等四句,正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佛教哲理上的反映。据文献报导,在现代科学领域里,已以实验表明微观粒子不仅具有颗粒性,并具有波动性。正像有些科学家所指出,所谓颗粒只是场强较高的空间,其中并无一物,这不是“色即是空”吗?在宏观世界里,已以实验证明“空生万法”的论点。如天文编号为:八七无线电波星云旋系能从非物质的无线电波区,喷出长达一万光年的光炬,其中是高速高能电子,这种从非物质之中,也即从虚空之中,能射出物质,这不是“空即是色”吗?心经关于色、空问题的精辟理论,正由科学实验不断证实。但这些仅是从物质世界方面,说明缘起性空,变幻无穷的情况,藉此作为比喻。实际上心经所说的涵义,则是大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所彻证的、超逻辑的“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色空不二、性相圆融的圆觉境界!

当大弟子舍利弗,向观世音菩萨请问般若法门时,菩萨便以亲身所证答之。“色不异空”就是说万法因缘所生,其性本空;“空不异色”就是说,其性虽空,而不碍因缘和合,生起万法。故曰“不异”。不异就是无差别、无二相的意思,也就是不离,说明并非离色别有空,离空别有色。又进一步说明,色与空不是二法,现象与本质不二。譬如水与波不二,同是湿性。又如镜与影的关系,所现的影,就是能现的镜。空是自性本具的真空,色是自性本具的妙色。楞严经所谓色身、虚空、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不但真空自性与物质不二,而且与种种心念,也是不二的,所以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有形之相,与无形之相,都与自性无二无别。影虽多种,同为实相。总之,觉性如宝珠,五蕴如珠体所现的五色。这就说明了色空不二,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道理,是宇宙间事事物物的真理和实相。

我们在观心、看念时,寂寂无念,即真空;了了常知,即妙有。若能于此处悟入,便能彻悟空有不二,性相不二,体用不二,寂照不二,逐步证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法界了。

三、本体分

此分说明本来之体性,实无生灭、垢净、增减等相,无相之相,正是当人的本来面目。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菩萨又告舍利子:此五蕴诸法的真空实相亦即本觉理体,是本来无生,故亦无灭;本来不垢,故亦不净;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此六字,正显示人人本具的绝对心体。此心体离一切虚妄对待诸法——人我、是非、顺逆、得失、美丑、憎爱。分别既息,则无分别之妙智,昭然现前,非空非有,无实无虚,法尔如是,所以叫本觉,或本体。

我们如能时时返照这本来不生不灭的自性,便知现前念念生灭的,无不是空华幻象,因而不取不舍,自然随顺法性,归于空寂。而念佛之人,执持一句名号,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声相依,明明历历,念念转化习气惑业,而达到一心不乱,这正是由观照般若,而达实相般若。所以般若与净土二门,毕竟不曾分家。

四、妙用分

此分由体起用,空一切相。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文中有许多名相,先作一下解释。“五蕴”的蕴是积聚的意思,亦叫五阴,“阴”是能遮蔽真性的意思。前已讲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名十二处。“根”是能生的意思,能生六识;“尘”是染污的意思,能染污真性。“十二处”的“处”即方所,就是说根在内,尘在外,眼对色,耳对声,各有一定方所,也叫十二入,“入”是说根尘互相涉入。“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即十八界。“界”是说各成界限。六根为内界,六尘为外界,六识为中界,六根、六尘、六识和合成十八界。此蕴、处、界三者,通常称为三科。主要为了破凡夫我执,根据对色、心所迷执的偏重,而有开合的不同。

文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简略之词,其内容即十二因缘,以前者为因,后者为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所以叫十二因缘。“无明”是过去世的无始烦恼;“行”是依烦恼所作的行业;这二者是过去因。“识”是受胎的业识;“名色”是在胎中尚未成形,识心叫名,胚胎叫色;“六入”即有了六根,就将出胎;“触”是二、三岁时,不识苦乐,而能接触外境;“受”是六、七岁时,能感受苦乐,这五者是现在果。“爱”是十四、十五岁时,生起强盛爱欲;“取”是到处求取;“有”是有种种新业。这三者是现在因。“生”是随业受生;“老死”是有生必有死。这二者是未来果。所以这十二因缘,包含著三世因果的道理,总不离惑、业、苦三道。凡夫是顺生死流,即从无明缘行,行缘识,顺次相缘,以至老死,是流转门。缘觉从十二因缘悟道,知生死根本在无明,故首先灭去它。“灭”就是尽的意思,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老死亦灭,便是还灭门。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二门,了脱生死,而证辟支佛果。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种真理。就是说生死苦果,是由惑、业集合而生,所以说“苦、集”;寂灭乐果,是由修道断惑所得,所以说“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知“苦”便应断“集”,慕“灭”便应修“道”。小乘弟子闻佛声教,悟“四谛”理,断见思惑,而出三界分段生死,即阿罗汉。

今菩萨以般若观照,一切皆空。在真空实相中,不但凡夫所执之蕴、触、界,皆不可得,即缘觉所观的十二因缘法,声闻所观的四谛法,亦皆不可得;乃至菩萨六度万行,其能证的智慧与所得的理体,亦皆说无,即都不可执著,都归于空。若执著有智有得,仍不离法执、法见,仍有挂碍而非究竟。所以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又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不应住著于一切法,而生清净心。总之,自凡夫以至菩萨,自五蕴以及智与得,都不可取著,因诸法本空,无所得故。这正说明,此经是大乘法门,不仅破凡夫我执之病,并破二乘法执之病,乃至无智亦无得。修行到这一境界,寂照现前,了知本无生死可断,亦无涅槃可证,我法二空,一切无著,便证入大自在之境了。

经文所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中“无无明”及“无老死”,是空去流转门,就是空生死,亦即我空;“亦无无明尽”以及“亦无老死尽”是空去还灭门,就是空涅槃,亦即法空。又经文说了许多“无”字。此“无”字是自性空、无所得的意思,如果作有无之“无”解,便成断灭了。

五、果德分

此分证果。以上明体、起用、空相,而证解脱之果德。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挂碍为因,恐怖为果;颠倒为因,梦想为果。菩萨依靠般若觉照,诸法空净,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惑业究竟净尽,功德究竟圆满,名究竟涅槃。这是菩萨证涅槃断德,断尽一切妄惑。不但菩萨,佛亦依于般若,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得无上正等正觉——果超九界叫无上,不偏叫正,生佛同具叫等,遍知一切叫正觉。这是诸佛证菩提智德。可见般若是十方诸佛共由之路。

六、证知分

此分说明由证果而明白了知。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里“故知”的“知”字,是证知,有亲见实相之妙!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从此自性所出,所以称般若为咒,即以密咒来表达此真空实相。般若无所不包,所以叫大;神妙莫测,所以叫神;无所不照;所以叫明;无可比拟,所以叫无上;无与伦比,又毕竟平等,所以叫无等等。“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二句,是说以智慧觉照,能转化、灭除一切惑、业、苦果,是真实不虚的,这与“度一切苦厄”一句前后呼应。

七、秘密分

此分是以密咒表不思议心地。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以上是显说般若,这是密说般若,以咒总结全文。因心地微妙,不可用言语来表达,故以咒表达之。咒是佛菩萨的真言密语,所以一向不翻,如果至心持诵,便能灭罪生福,速成佛道。

总之,般若观照是大法门,是诸佛之母,若能当下回光返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无住而生净心,离相而证实相,自可度一切苦厄,得真实受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