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糊清灭洋1880 > 第2章 挖人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2章 挖人

小说:糊清灭洋1880作者:烟酒茶无诗书客字数:1657字更新时间 : 2024-10-31 10:10:35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留下查理开始耐心做生意,近三百吨木材的销售不可能一蹴而就。再说了,那些玩意合计起来也卖不十万两白银。当然,正常的生意都不可能太过暴利。

今天李林杨去的是江南机器局。前几天,李林杨已经把铬铁矿的样品交给了江南机器局的徐寿老先生。

这位,李林杨可是在二十一世纪也有所耳闻的名人。著名的科学家!

由于铬铁矿这个时代没人认识,哪怕是实验,都需要李林杨承担成本。

此时大清朝洋务运动的领头羊---江南机器局炼钢炉还是坩埚炉,一炉才三百公斤,李林杨算了算一炉加三公斤就足够。而且这烧损什么的,既没有经验也没有试验,就是估计的。目的是炼出一锅20铬钢或者40铬钢。这都是现代工业常见的钢材牌号。

折腾了几天,今天该出结果了。

李林杨到达现场,徐寿和一个外国人在场,据徐寿老先生介绍这位是德国人,乃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的技术人员。李林杨从徐寿老先生的嘴里已经知道,此时的枪炮使用的钢材还是碳钢,就有意的想保密铬矿石。

中国现在不发达,钢铁产量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铬铁矿对中国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反倒是一旦被欧洲所知,会更大的拉开与中国的距离,明显的对中国不利。

因此,李林杨很矛盾,甚至希望实验失败。

但是,事与愿违,实验就这么简单的成功了!

材料强度和耐磨性都有了质的提高!

幸亏啊,只带了三公斤矿石样品,全都被加到了坩埚炉里。但是,只要有心,秘密不难被发现。

这个德国人,李林杨没有兴趣认识,却不料这位自来熟,主动自我介绍:崔琳德。

尼玛,这又是一个名人!这家伙虽然是德国克虏伯公司派驻江南制造局的技术人员,但并不是因为技术出名,而是这位后来成为大清海关副关长。其在海关的地位,仅次于执掌大清海关的英国人赫德!

崔琳德热情的,拐弯抹角的打探矿石来源。李林杨直接给指到了南美洲。

虽然,这位很可能会打探到李林杨从何而来,但能耽误一会儿是一会儿。而且,德国克虏伯如果想买的话,李林杨还能趁机提价。

对徐寿老先生,李林杨是极为尊敬的,但是出了这种情况,李林杨也只能提价,哪怕不卖也不肯让德国人占了便宜。徐寿先生德高望重,但别忘了,洋务运动还是“官儿”说了算,徐寿先生虽然有官职在身,但本质上还是技术人员。

十公斤一两银子。就这个价格。折合一吨一百两银子,大约二十英镑。话说,此时的钢材哪怕是枪钢炮钢,也才几十英镑一吨。普通钢材(铁)八个英镑到十个英镑左右。

钢材十个英镑一吨,相当于未来三万块一吨钢材,真,贵!

所以矿石二十英镑一吨,这个价格其实真不低了。

要知道,这是矿石,不是纯铬。

李林杨还是不懂这个时代!

知道装甲钢现在多少钱一吨吗?

注意,不是合金装甲钢,就只是均质装甲---一百英镑一吨!贵的要命啊。

自认为要价够高,但对于欧洲列强来说,这个价格完全能接受。因为信息的不够通畅,李林杨竟然要价不够狠!太失败了。

当然,如果德国能大量的进口的话,利润肯定很丰厚。但德国钢铁的全部产量才刚刚一百万吨。哪怕全部用铬铁矿(不可能的),也才一年用一万吨。仅止于用到武器方面,一千吨用量,撑死了。两万英镑而已。

后来,李林杨总结,工业品,还是先从欧洲了解行情,技术,要小心的保密。

“徐先生,我有一个想法,想和你探讨一番。”边走,李林杨边和徐寿老先生交流。

“额,那就去我的公房。”徐寿老先生可不是书呆子,这位不仅会造火轮船,会造枪,会造蒸汽机,还相当精明的。他已经看出,李林杨不愿意和崔琳德交谈,虽然不很明白原因。

话说,李林杨准备销售铬铁矿,只能打着欧洲最先进的技术的幌子,徐寿先生还以为德国人早就知道这一技术呢,故此不明所以。

进了徐先生的办公房,李林杨讲明了刚刚保密的原因。

此事告一段落。

李林杨三大擅长,一为牙医,二为造船,三为航海。牙医,不可能大规模的开展,而造船航海,需要人!

徐寿先生虽然已经六十岁年龄,但其经验和技术水准以及对科学的理解力,在这个时代,是站在人类顶尖的人物。因此,李林杨想把徐寿老先生拉到自己的造船事业中。

几天以来,李林杨东跑西颠,基本上搞清楚了这个时代大清朝的技术水准,也基本确定,在大清朝造船,没有市场竞争力!

try{ggauto();} catch(ex){}

曾经有很多“造不如租”这种话题的争论,但作为一个商业活动,“造”必须有利润!这是前提。

洋务运动二十来年了,但是大清朝的造,大多失败。原因很明显,比如江南造船厂造船,七十年代就已经造出了数艘蒸汽船,而且性能还相当说得过去。但,停了!

为何?洋人,主要是英国人,狠狠的压低船价,结果江南造船厂造一艘赔钱一艘。都不说利润,造船的成本竟然是购买洋船的两倍价格!朝廷中有鼠目寸光者,完全不知道自己制造的重要性,清流嘴炮们开喷,结果江南造船厂只能停止造船。

再一个,徐寿先生最清楚了,他的儿子徐建寅也是位技术专家,在山东建设了一个山东机器局,起手非常不错,很快就造出了马蒂尼亨利步枪。但,这时候大英帝国又玩花招了!

两个英镑一条步枪加两百发子弹。(初始型号)

折合枪本身大约八两银子(到1881年约折合十两银子),就问,谁能抵抗这价格吧!英国造了十来年,各种材料工艺管理都非常成熟,八两银子的价格也很难够本。大清朝,什么材料都是买的,别说徐建寅,就是换个二十一世纪的高级工业管理人员,照样不可能把成本压下来。

结果,枪支生产被迫停了!

英国这种手段的打压,让大清本来就薄弱的工业,上一个项目就死一个项目,发展举步维艰!

李林杨要造船,也面临这种情况:所有原材料都要买,制造周期和制造成本,拼不过洋人。而且,他是个人,大清朝赔钱赔的是朝廷的银子,他在国内造船是撑不住的!

在非洲生活,哪怕是最基础的工作,都需要人。要出国造船,更得有人!

徐老先生正好半退休,因此成了李林杨的目标。

“徐老先生,你明白,船坚炮利,欧洲人走在了前面。我国要想抗衡这种压力,必须另辟蹊径!小子现在有一个设想,请看!”

李林杨抛出一张图纸:潜艇!

二十一世纪的潜艇都是国之利器,李林杨当然没有造过,但他看的不少,图纸、图片、视频等等。而且,本人就是造船出身,故此画出来的图纸,虽然简单却相当“成熟”。

徐寿先生看了足足两个小时,这才慨叹道:“这才是潜艇啊,国之利器!”

话说,大清朝也造潜艇的,天津机器局这段时间造了艘潜艇,其实只能说是原理验证机,木壳的潜艇。试航了一下,然后扔一边了。差不多就是个玩具!

徐老先生乃是真正的行家,在行家眼中,无论是原理还是结构,挑不出任何毛病。其实毛病很多,只能在完善设计和制造中发现,李林杨尽量的往落后里设计,其实还是先进了。子系统在这个时代,造不出来!

徐先生很激动,但他这个年龄,有家有室有事业,对李林杨的建议他表示:“我会慎重考虑。”

“先生,还请保密。此图一旦被洋人所知,我国在技术上会拉的更远!”

“图,你收走。我已经记下了!”

这句话,李林杨此时并没有完全理解,后来李林杨才知道,徐先生是真的记下来了。顶级的科学家,其能力不是你一个流水线大学生所能比的!人,陈老先生是真的记下了,包括数据!

临别,李林杨提醒:“希望能带一些技术工人,这样的话,我们不仅能设计还可以把制造完全掌握在国人手中。”

“哎!自从江南造船厂不再造船,工人被挖走了许多。”徐寿道:“最近英国大鼻子在日本造船,正准备挖人呢。”

话说,大清朝的洋务运动开展的比日本要早,但一塌糊涂。而日本现在卯足了劲,认定了自制蒸汽船,赔钱也要干!国家补贴,天皇补贴!

知道1881年,日本的造船水平吗?日本连个铆钉都不会玩!就这么落后。

你能想到十几年之后,甲午战争把大清打的一败涂地?!

“千万阻止,倭人,狼子野心!我断定:倭人必为我中华之大敌。这件事,我插不上手,还请先生务必阻止。即便是先生不去欧洲,也请先生有为代劳,这些工人,我雇佣了!”

如果真了解日本造船的历史的话,就知道这一时期日本挖了江南造船厂三十多个熟练工人,给钱给老婆给尊敬,伺候的无微不至。结果,就是这三十多个江南造船厂的工人在一个英国大鼻子的领导下,为日本打下了造船工业的基础!

虽然,李林杨这种小手段,阻止日本的进步不大可能,但能阻挡一天是一天!莫以善小而不为,善多了,自然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