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糊清灭洋1880 > 第20章 种子部队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20章 种子部队

小说:糊清灭洋1880作者:烟酒茶无诗书客字数:1744字更新时间 : 2024-10-31 10:10:48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时间,实在是太紧张了,距离李林杨计划中的第一次战争,越来越近了。资金方面已经有了保障,但军力方面,现在尚未成型,由不得他不着急。

但练兵这种事情,绝非可以一蹴而就!

李林杨下大本钱去建设一支部队,不是为了让这些少年们只会排队枪毙的。话说,李林杨很忙,很大的成分就在于攻读德军的步兵操典,以及各种军事著作。德国人的步兵基础战术目前来说,还是以排队枪毙为主的。

普法战争的胜利,德国的军事家对其中的胜因总结的最精辟:机动+步兵。

至于战术:大炮征服,步兵占领!这句至理名言,还没有被提出来。虽然,军事家们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但总结还不到位,也就是认识没有那么深刻。故此在军人的眼中,大炮虽然重要,但重要性还没有超过步枪。因而士兵的重点训练科目,仍然是细红线战术,当然不是原始版本,而是德国经过升级的最新版本。

1883年年初,在全体已经具备了排队枪毙的“作战能力”之后,也完成了兵种训练科目之后,就是战术的训练了。

如果是一支成熟的部队,以旧带新。那么新兵三个月上战场,不是问题,这种情况在各国都比比皆是,当然精锐那是别想了。但,对于一支从零开始的部队,那就完全不同了,至少必须有一支成熟的小部队作为种子。

距离李林杨计划中的参战,此时时间不多了。战场复杂不可预料,士兵素质也参差不齐,训练进度也有先后,因此上,李林杨把一百二十人的部族兵,一分为三。本来兵力就不多,还要一分为三,这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其中一部,四十人,以南皮为排长,呼噜和丁哈恩为班长。这一部,小黑比例较高,占了三分之二,其他的士兵也只是从国内招来的普通青壮。几乎全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目前除了排队枪毙尚可勉强做到,很难在出征前完成全部训练计划。甚至在李林杨以及德国教官们看来,几乎没有可能练成部队骨干的可能。因此这一部乃是李林杨出兵之后的留守部队,也很可能是计划中参战的第三梯队。

第二部,四十人,小黑和国人比例基本上一比一。这一部就相当不错了,只是完成全部的训练科目需要时间较长,这是参战的第二梯队。

第三部,四十人,乃是精锐,小黑很少,完全能够在出征前完成训练。

李林杨的计划并非搞一支类似特种兵的精锐,那玩意在这个时代不现实,而且需要的时间更长。因此他走正规军的路子!

一支成熟的陆军小部队,起码要有步兵,炮兵,骑兵(侦察兵)、工兵、辎重兵。五个兵种。

四十个兵,至少还需要一个小规模的指挥中枢。

也就是说区区四十人怎么也得分成六个单位。

这样的部队组成,战斗力倒是不一定比全部步兵的部队强大,但是,作为一支部队的种子,怎么也不能少了这几个小单位。虽然规模小,但是这样的组合称为排,是有点不大合理,故此,第一个连级单位成立!

指挥中枢:李林杨和壮壮加上五个人。合计七人。

步兵班,班长李大明,下辖两个三人战斗小组。

炮兵班:班长,王选。下辖六个战士,相当于一个炮组。

骑兵班、丁赫尔(汉人),下辖六个战士。

工兵班,班长石富贵,下辖六个战士。

辎重班,班长张凤伍,下辖六个战士。

训练内容是李林杨和教官韦伯少尉协商之后确定的。

拿破仑曾说过:行军就是打仗。

训练内容也很简单,每个月分兵种单位训练一个星期,然后越野演习一个星期。这个越野演习听着简单,就是从图盖拉河口到理查德湾,不到八十公里。

说起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就不简单了。第一次越野行军就把韦伯少尉这个德国老兵全部给累趴下了。

话说越野演习,李林杨是要参与的,而平时的训练,李林杨只是监督,他事情还是比较多的,不可能整天呆在部队里。

八十公里而已,来回才一百六十公里,一星期七天,平军每天才行军二十多公里。

听着真是不难啊,但是,沿海是砂石原生道路,过河是自己砍竹子造筏子,丛林是砍树穿行,沼泽是一边打鳄鱼一边探路。要知道,队伍虽小,兵种齐全,还带了一门大炮和辎重呢。

第一次越野,单程就用了六天,折合每天还不到十五公里。韦伯少尉等人是资深军人,这个不错,但四五十岁的年龄再加上不很适应这里的气候,哪怕是回程坐船,也是累的浑身酸软。李林杨也是如此啊,而且李林杨还要更累,他也是要参与战术研讨,解决问题,同样还要行军。除此之外,他还要和战士们谈心做思想工作的。

所以,第一次越野,可是累坏了大家伙。严重到了:韦伯少尉差点要求辞职!练兵就是这么苦!练兵就是这么难!

try{ggauto();} catch(ex){}

李林杨以薪水和关怀,总算留住了这些教官。但训练的标准不能降低!

第二次越野,战士们有了点经验,表现就好多了。五天就完成了单程。

直到第五次越野,这才把单程时间缩短到了三天。

但是,想三天去三天回,还是不行的。

当越野进行到第十次,终于第一次达到了李林杨的要求!三天去中间休息一天,然后三天赶回来。

这个进度,比起李林杨的计划来说,足足延迟了两个月。此时已经是一八八三年的五月份了。

越野训练对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提升效果是巨大的!比如辎重班长,张凤伍,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现在已经可以完善制定计划。比如炮兵班,已经摸索出来了一整套火炮伴随步兵行军的要诀。比如工兵班,已经可以熟练的用几种简单的工具为部队克服跨越各种障碍。

距离李林杨预计的出发时间只剩下两三个月了。练兵计划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战训练。这个阶段,乃是李林杨作为指挥官,亲自参与。

此时,第二部四十人也需要开始越野训练了。李林杨还不得不拨给韦伯少尉几个助手,否则,韦伯这个老兵的体力根本撑不下来。

指挥组以及步兵班本来就严重缺少人,那是不可能再抽调给韦伯少尉的。

于是骑兵(侦察兵)和炮兵,辎重兵、工兵都均给了少尉先生各三个士兵。

为了照顾一下韦伯少尉的情绪,种子部队在抽出了十二人之后,第一期仅有的四十二人的主力,变成了三十个人。(第二部分变成了五十二个)

以第一批训练的情况看,李林杨此次参战,想得到援兵,至少也得六个月时间(此前因为两批之间的训练进度时间有重叠,否则的话得十个月)。加上路途上的时间,差不多到年底甚至明年初才能得到援兵。

三十个人,有三十个人的打法。李林杨倒也不在乎。

总体上,在一八八三年五月份。

陆军主力一百二十人,其中种子部队三十人。

第二期学兵八十人,已经完成了为期半年的新兵训练,并且已经开始了兵种训练。1884年四五月份,可以参战。

第三期学生兵一百三十余人,已经开始了长达半年的新兵训练。1884年年底,可以参战。

以上全军合计三百余人!(新兵训练完成会有一部分划到海军)

前三期学兵,因为时间紧张,故此学时基本上是一年多点,文化课和数学课仅仅是小学水准,或者说,还不到小学水平。

从第四期开始学兵人数肯定会超过两百人。根据李林杨所知的历史,第四期肯定是跟不上计划中的战争了。因此,也就无需那么急切,第四期的文化课程学习,将会延长到两年!虽然还是小学教育但功课会相对的扎实很多。

经过一年多的练兵实践,练兵的模式更加完善。从第四期开始,确定了士兵的培养模式:两年的文化课,半年新兵训练“排队枪毙”战术素质(兵种不同,有区别)达到列兵的标准,半年兵种训练,半年实战越野训练,半年战术合成训练。也就是说,一个士兵要经过长达三年半到四年的培养!

掏出小本本:第四期学兵完成全部科目训练时间1886年年底。

练兵,真难!前三期算是练兵的摸索阶段,到第四期才能算是“正规”军!

而且这也只是士兵,若算上李林杨计划中的军官培养,所需的时间更长!

练兵,真难!

建立一支军队,真难!

以上是陆军的情况。海军方面:截至到1883年年中,李林杨的船队已经有两艘海轮了---两艘璇玑级。有经过军训(半年)的海军士兵两批三十人。其中第一批十二人,在经过了一年的海上生活工作之后,六个优秀的学员被送往德国读航海学校。航海学校的学制不长,只有十八个月,但对于那些海军士兵来说至少得三十个月---毕竟一年的语言学校和功课补习是非常必要的。

陆军都已经够难搞了,海军比陆军更难搞!第一批陆军都已经勉强成型了,但第一批海军还需要近三十个月时间,得到1885年年底或者1886年年初!而且,也只是会航海而已,并非能作战。

费用方面,陆军这里四个教官的薪水够高,但海军那里的学兵们,消耗并不比这四个教官少,甚至更多。

更何况,还有第二批,第三批等等。

据李林杨所知,大清朝为了培养海军军官,李鸿章下了血本,仅仅是为了十几个军官能在大英帝国的海军学校实习,就耗资三十万两白银!相比之下,李林杨这里还是花钱最少的,当然规模肯定不能比。

李林杨在一声声“真难”中,却精神头十足,辛苦是辛苦,花钱如流水,但一支堪称精锐的小部队就站在眼前,那种成就感满足感甚至超过了发横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