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235章 厂卫与文官的正面冲突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235章 厂卫与文官的正面冲突

小说: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作者:咱叫刘可乐字数:2162字更新时间 : 2024-11-04 13:47:16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当年聪明可爱的丫头糖糖,时年已二十五岁。连她的儿子健健都六岁了。

一家人在郡主府聚齐。

刘笑嫣与九夫人妻妾和睦,张罗着酒席饮食。

常破奴哄着表弟健健打弹弓。

常风跟老泰山刘秉义,欣赏着黄元刚从鱼虫市淘换来的一只金甲大将军。

常恬则在给老狗虎梳着毛。

时过境迁,连虎子的崽子虎都成老狗了,气息奄奄,命不久矣。

虎自从不能胜任查检千户所的寻银差事,便被常恬接到了郡主府养着,每日三顿肉。

刘笑嫣道:“都别忙了。用饭吧。”

众人进得饭厅。

弘治帝很宠常恬这个救命恩人兼义妹。年年都给丰厚的赏赐。郡主府的饭厅富丽堂皇。桌上的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

让妹妹享受荣华富贵,曾是常风的人生目标之一。这个目标早就得偿所愿。

常风举起酒杯:“咱们家宴的第一杯酒,祝壮壮桂榜题名,明年杏榜、金榜连登。”

一家人举杯共饮。

黄元故意笑话常风:“大哥。您考了弘治三年、六年、九年、十二年、十五年五科,次次名落孙山。”

“依我看,明年父子同入春闱。不准儿子中了,老子依旧名落孙山。”

常风笑道:“若真是那样,我得给我爹烧三柱高香。谢他老人家在有灵,保佑他孙子学员头。”

本科北直隶乡试放榜日定在了一个月之后。

常破奴倒是毫不担心。三场九的考试,他作答如流。中举不成问题。只是能在杏榜上位列多少名尚有悬念。

且弘治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最了解弘治帝病情的人,是一个名叫刘文泰的奇人。

刘文泰,成化十四年二甲进士。曾在成化年间担任过右通政兼太医院院牛既是文官,又是医官。

他在成化年间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治死了成化帝。

成化帝驾崩前得了腹泻之症。刘文泰去给成化帝看病,表示调理几日就好了。

刘文泰给成化帝开了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成化帝龙御归。

当时万通、尚铭、万安等人尚未失势。去查太医院的用药底簿。最后得出结论,刘文泰“投剂乖方,致上崩”。

用大白话就是:刘文泰开错了药,把皇帝治死了。

在任何一个朝代,庸医治死皇帝都是死罪,族诛都是轻的,至少诛三族。

不用皇帝了,就算后世的老百姓出了医疗事故,主治医生还要负责呢。

蹊跷的是,刚刚登基的弘治帝没有追究刘文泰分毫。只不过撤了他右通政的文官职位,让他专任太医院院牛

治死了皇帝,老刘竟然安然无恙!

当时常风也好,朝廷重臣们也罢,都认为其中必有隐情。

但新皇刚刚登基,如果追查老皇帝的死因,岂不是没事找事?

所有人都保持了默契。就这么着吧。跟着新皇帝励精图治,开创盛世才是正经。翻什么旧账?

这种旧账翻不好,有可能让新皇帝登基的合法性存疑.

按理,刘文泰死里逃生,应该老实了。

但他不。没过多久,他走内阁丘阁老的门路,谋求外放担任盐茶肥缺。

然而公正廉明的老官王恕挡了他的路。

刘文泰竟栽赃王恕雕版出书,诽谤先皇。弘治帝派常风出手,才替王恕洗脱了冤屈。

弹劾、栽赃弘治朝初期第一重臣王恕。刘文泰作死已经作到头了。

看起来刘文泰掉脑袋是板上钉钉的事。

更蹊跷的来了,弘治帝并未严惩栽赃案的实施者刘文泰,只将他逐出太医院。

治死先皇,栽赃官。刘文泰都性命无虞。

蹊跷还在继续。

过了几年,刘文泰竟又混回了太医院,继续当院牛

因为刘文泰走通了两拨饶门路。一拨是内官张瑜,一拨是内阁的李东阳、谢迁。

张瑜张公公在宫中地位称不上显赫,只是个少监而已。不过他分管的是宫中用药这一摊。在业务上监管太医院。

再加上李东阳、谢迁两位大佬的支持,刘文泰成功起复。

弘治帝某日批阅奏章,发现一封刘文泰递上来的奏章。

他这才惊讶的发现,文官们不经他同意,擅自任命太医院院牛

更可气的是,文官们任命的人,是治死他亲爹,栽赃过王恕的刘文泰!

按理弘治帝应该摔罄、龙啸,素质二连。

更,更,更蹊跷的事又来了。

弘治帝竟选择了不提此事。刘文泰安安稳稳,接着当他的院牛

一个蹊跷是偶然事件,三个蹊跷就定有隐情了。

可惜,隐藏在背后的真相,常风既不知道,更不敢查。

史书亦不知。

这个真相就要由后世之人去推理,去遐想了。

刘文泰左右逢源,既跟内官们关系好,又跟文官关系好。掌握弘治帝身体状况一手资料的他,早就把弘治帝的病情泄露给了内官和文官。

无论是司礼监三巨头、八虎,还是内阁三阁老、诸部院大臣,都知道弘治帝命不久。

皇帝命不久,太子朱厚照成了香饽饽。人人都想往东宫插一脚,谋求未来的权势。

厂卫这边也不能脱俗。

这日,钱能喜滋滋的找到了常风和钱宁。

钱能道:“礼部那边刚得了一柄倭国贡上来的宝刀,是什么四胴切,锋利无比,吹毛即断。”

“我截了礼部的胡,把这柄宝刀要了过来。”

“太子殿下喜欢好兵龋你们二人立即去东宫,代表厂卫将这柄宝刀献给太子殿下。”

常风道:“成,我这就跟钱宁进宫。”

常风出得锦衣卫,来到东宫。钱宁则捧着刀匣,跟在他身后。

献刀逢迎太子这种事儿,也就厂卫敢干。

要是普通官员献刀,恐怕刚走到宫门口就被大汉将军们拿了,他私持兵刃进宫图谋不轨。

厂卫则不一样。大汉将军本就是厂卫的一部分。

常风进了东宫,看到了令他惊诧的一幕。

东宫前广庭,竖着两面神牌。一面神牌是太祖爷的,一面神牌是孔圣的。

十四岁的太子朱厚照跪在两方神牌前。

他的三位老师李东阳、谢迁、杨廷和竟没有陪跪,而是站在朱厚照的身后。

太子跪着,臣子却站着?

恰好东宫管事牌子刘瑾走到了常风身边。

常风问:“这怎么回事?”

try{ggauto();} catch(ex){}

刘瑾压低声音:“李、谢、杨三位先生,正在罚殿下的跪!”

常风色变:“什么?他们好大胆子。是因为什么?”

刘瑾答:“是因为一篇策论。”

原来,前几日李东阳给朱厚照留了一道题目,写一篇“帝王治下必有要道”的策论。

朱厚照放飞自我,写了一篇令三位先生所不能容忍的策论。

策论的大致内容是:下安定的根本在于军队。子需亲掌军队。文官治军贻害无穷,会导致靖康故事。

这是赤裸裸的向正统朝之后文官领兵的制度发出挑战!

李、谢、杨自诩是太子的教师爷。在他们看来,地君亲师。我们三个排在你亲爹之后,是你的野爹。

还没登基呢,你就吆喝着要从文官手里收夺兵权?

要是登基了,你还不得反了啊!置我们三个野爹于何地?

打孩子要趁早,立规矩也要趁早。

于是李东阳痛斥朱厚照的文章不通。当年要不是文官于谦临危受命,领兵守住京城,大明朝早亡国了。

皇帝亲掌军队只会导致土木堡故事!

朱厚照正值青春叛逆,驳斥李东阳:那宋时文官治军,导致军队涣散,战力低下,靖康耻二皇北狩。先生如何解释?

李东阳并没有跟朱厚照讲理。而是表现出震惊的态度:反了,反了。当学生的竟敢质疑起老师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李东阳当即向弘治帝请旨,大意是:太子顽劣。我们三个教不了了。您老另请高明吧。

弘治帝正在病中,回复:请三位先生莫要辞差,请对太子严加管教。

好!李东阳要的就是“严加管教”四个字!这可是圣旨,皇上让我们严加管教你的。

于是乎,三位教师爷罚了储君的跪。

内官和文官都知道朱厚照用不了多久就能登基。但他们对待朱厚照的态度截然相反。

内官的态度是:对太子尽量逢迎,投其所好,以邀储宠。

文官的态度是:打孩子要趁早!要在太子成为子前好好给他立规矩,让他形成被文官压制的受虐路径依赖。

正值初秋,秋老虎还很猛。烈日当头,朱厚照的额上满是汗珠。

长跪在太祖、孔圣牌位前的滋味不好受。

句大不敬的话,朱厚照是常风看着长大的。常风很是心疼。

于是常风走上前去,跟李东阳情:“李先生。太热了。殿下有错,您谆谆教导之、开导之也就是了。”

“何必在这大太阳底下罚跪?殿下乃是国本。国本若有个闪失”

常风万万没想到,李东阳毫不顾忌这么多年的交情。更不顾忌当年常风助他入阁的恩情。

李东阳冷冷的:“先生教学生,岂容家奴多嘴?”

常风愣在了原地。家奴?呵,原来这么多年了,在你李先生眼里,我依旧只是个下贱的家奴而已!

谢迁补刀:“教导太子,是东宫先生的职责。容不得家奴指手画脚。”

即便在永宁卫城跟常风、尤爵并肩作战过的杨廷和也没帮常风。

杨廷和道:“李阁老、谢阁老得对。常兄,这不是你该管的事。”

常风一时间不知道什么好了。这三位如今权倾朝野,跟他们撕破脸没好处。

就在此时,钱宁发出了一声爆喝:“三个王鞍!真当自己是盘菜了?敢罚太子殿下的跪!”

李东阳质问:“你是什么东西?敢辱骂东宫先生、当朝阁老?”

钱宁怒道:“老子是谁你又不是不晓得!”

完钱宁走到了朱厚照的身边,将他搀扶起来:“臣,锦衣卫指挥右同知钱宁救驾来迟!请殿下恕罪。”

朱厚照握着钱宁的手,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他用感激的目光看着钱宁:“钱卿.”

谢迁大喝:“反了!家奴竟然敢曲意媚上!阻止储师管教储君!”

李东阳则一脸平静的:“钱宁,你要为今日所言、所为付出代价!”

常风连忙打圆场:“二位,钱宁也是护主心牵”

李东阳道:“常风,这回别怪我们不给你面子。钱宁侮辱阁臣,此事我们必在皇上面前讨个公道。”

李东阳转头对谢迁、杨廷和:“走,去乾清宫。”

三人径直离开了东宫,去乾清宫告刁状去也。

朱厚照道:“钱宁,孤还是跪着吧。他们三个可不好惹。父皇对他们言听计从。你斗不过他们的。”

钱宁笑道:“殿下放心。我不怕!我跟常爷是您的家奴。护您周全是我们的本职。”

钱宁又对常风:“常爷,去年您刚向皇上举荐,让我升任了右同知。”

“这回我要辜负您的一片期望了。我估计一会儿那三人便会请来圣旨,让我丢官帽。”

“卫中之事,今后钱宁不能帮您了!”

常风正色道:“钱宁,放心。我若连你都保不下来,就枉在厂卫办差二十年了。”

乾清宫寝殿内。

弘治帝半躺在病榻上。张皇后在一旁给他伺候汤药。

李东阳、谢迁、杨廷和依次跪在他的面前。

李东阳道:“禀皇上,钱宁人也!曲意媚储,今后必酿成大乱。”

“请皇上立即下旨,将钱宁革职拿问!”

谢迁补刀:“禀皇上,钱宁虽非阉人,却是王振、尚铭之流!请皇上严惩之,以绝后患。”

弘治帝咳嗽了几声,随后道:“钱宁那人朕知道,还不至于.咳咳。”

李东阳道:“皇上若纵容奸佞人。臣将辞去内阁阁员之职,告老还乡!”

谢迁道:“臣亦然!”

两位阁老都表态要撂挑子了。杨廷和这个预备阁老不得不复议:“臣亦然。”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文官重臣威胁皇帝!

弘治帝病入膏肓,精力不济。朝政全都委托给了文官重臣们。

他怎么可能让李、谢、杨三人辞官?

弘治帝无奈,只得:“好吧。将钱宁革职拿问,严惩之。”

果如钱宁所料!

其实,钱宁那么圆滑的人,当面跟三位阁老撕破脸是有原因的。

他在宫里有不少耳目。知道太子朱厚照很反感先生们的所谓“管教”。

他是在赌,赌李东阳三人这回整不死他。

只要整不死他,让他撑到太子即位。那他就是为新皇帝出过头的人。

到那时滔权柄还不是唾手可得?

可以这么,今日钱宁挑起了厂卫与文官的正面冲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