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南明:重生朱由崧 > 第372章 商务司(2)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372章 商务司(2)

小说:南明:重生朱由崧作者:冰点温情字数:1297字更新时间 : 2024-11-10 08:19:50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大明自开海以来,赣商们就已经嗅到了商业危机,却又无可奈何。

赣商多是草根创业,他们广布分散天下,有种蚂蚁精神,依靠合法合规的经营,把小生意经营到极致,默默的打下一片天地。

而且赣商们做生意不像徽商、苏商那样喜欢和政治沾边,搞官商勾结,特权垄断。

赣商也不会像粤商、闽商那样对抗朝廷政令搞违法走私贸易,或者像晋商、陕商那样割据一方。

正因为赣商们小富即安的精神,虽然江右商帮非常有名,生意遍布天下,却没有出现非常有名的大商贾。

江右商帮以陈楚生为首的赣商,敏锐的觉察到,这次朝廷设置商务司,规范化市场,对他们这些赣商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从今往后,赣商们只要向朝廷缴纳商税,也可以从海贸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不再是任由沿海商人拿捏盘剥,做一个原材料搬运工,赚那么点辛苦钱。

陈楚生率先表示,江右商帮代表赣商积极缴纳商税,支持朝廷的决定,并呼吁其他商帮也积极响应。

以广州商帮和潮州商帮为代表的粤商也紧随其后表态,支持朝廷政策,按规缴纳商税。

粤商无论对外海贸、还是国内销售市场都非常有名,除了经营手工制品、瓷器和药材外,更是对海内外出口数以百万计的铁质器具。

像广东佛山制造的铁锅称之为“广锅”,闻名于世界。

广东佛山的冶铁技术非常发达,正德十五年,广东冶铁年产量为1800万斤,到了嘉靖十年增至2760万斤,占全国冶铁产量的百分之六十,可以说占了大明冶铁的小半壁江山。

可惜随着天启、崇祯年间时局败坏,广东佛山的冶铁产量却急剧下降,已经大不如前,年产量降至500万斤。

因为在天启、崇祯时期,广东佛山承担了太多“答应”公务,从而严重阻碍了冶铁发展。

按大明朝规制,宫廷和官府所需用的物品﹐可以通过岁办或采办形式﹐取之于各行业的商民。

商民必须无条件上供朝廷所需物品,这叫“答应上务”或“答应公务”。

在天启、崇祯时期,广东佛山承担起大量北方备虏、剿寇所用军械。

广东佛山作为大明最大的民营冶铁集散地,上供“答应”的铁器包括铁锅﹑铁灶﹑各种军器﹑铁钉﹑铁线﹑煎盆镬等。

而铁钉行蠹带差沿村诈索,不该“答应”的炉户也在官吏的聚敛之列﹐强行“取办”﹐致炒铸各行鸡犬不宁。

这种贪污腐败和欺诈行为,引发了工匠们的严重不满。

天启二年,发生炒铸七行工匠罢工反抗;崇祯六年,又发生耳锅匠﹑锯柴及诸炉户的反抗事件。

而且随着大明的各种天灾人祸,漕运堵塞,朝廷财政不足,已经无力疏通漕运河道,国内市场需求下滑,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也就没有了资本积累,佛山大量民营冶铁作坊纷纷倒闭。

粤商会表态支持朝廷设立商务司,一是因为自丁魁楚任两广总督以来,已经大部分开始实施商税了,现在朝廷出这个商务司的政令,对他们来说好像并不算坏事。

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年多以来,朝廷扩建军工作坊,还有官方安置大量的流民,急需大量的铁料,朝廷通过明华堂的商业渠道,从粤商那里采购了大量的铁锭和各种成品铁器农具,光是铁锅就买了十几万口。

朝廷这次采买过程中,一改之前的征派手法,而是通过明华堂按市场行情的合理价格采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佛山冶铁制造业,也收获了粤商们对朝廷的信誉度。

大明朝廷以往的信誉和名声实在是太臭了,比如宫廷采买参与者一般都有太监,这些人通过购物短价、恶性敲诈、强行征派等不正常手段从中牟利,让商人们苦不堪言。

try{ggauto();} catch(ex){}

朱由崧为了改善市场经营环境,早就取消了“答应”这种宫廷上供制度,商人们已经无需向宫廷上供,少了那道遭受官吏盘剥的途径。

如今粤商们不想失去朝廷和国内的大宗贸易市场,所以也表态极力支持朝廷政策。

然而,其他商人仍然心存疑虑,认为这只是朝廷权宜之计,榨取商人的财富手段而已。

要知道大明的商人在朝廷眼中只是肥羊而已,朝廷的信誉在民间几乎为零。

朝廷官员勒索商人那是常有的事,像魏忠贤搞的“黄山大狱”就让江南商人们胆寒。

天启年间,歙县商贾吴养春,靠木材生意富甲一方,多次向朝廷纳捐粮饷,用于赈灾和备倭军饷。

天启大爆炸,皇宫毁坏房屋无数,吴养春又出资修建皇宫。

从吴养春的行为来看,肯定有一定目的性,但以大明当时那种风雨飘摇的情况来说,起码还算得上是一位义商了。

可惜,吴养春这样一位心向朝廷的义商,最终被当成肥猪宰杀,魏忠贤以贩卖私盐、盗卖黄山木植等罪名,逼迫吴家交钱。

谁知吴家交了罚银后,还被处以违抗圣旨的罪名,抄家灭族。

大明朝廷的信誉度,就是这样被败坏了的,江南的商人们对朝廷的政令有疑虑是正常的。

真正代表朝廷官方的邢如意没有直接出面,会议气氛紧张,各方言语观点激烈碰撞。

其实邢如意就在阁楼上的雅间,关注着商人们的举止,见下面存在争论的多是苏商和浙商,示意董小宛出面。

歌姫出身的董小宛并不怯场,现身后先对自己夫君冒襄点头示意,然后扫了一眼诸多商贾,说道,

“诸位所担心的,无非是朝廷收取商税,下面的官员趁机勒索商人财物。”

董小宛深知这些江南苏商、浙商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必须要让他们安心。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朝廷才决定设立商务司,以确保我大明朝拥有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

“这不仅可以保护商人们的权益,也为商人提供一个公正的平台,让商人能够合法放开手段经营生意。”

“同时,如果有任何不公正的事情发生,商务司将会成为你们申诉的渠道,保障你们的权益不受侵害。”

尽管董小宛说得头头是道,但一众江南苏商、浙商仍然表现出无动于衷的态度。

董小宛明白,这些苏商和浙商势力雄厚,最担心的还是自身利益受损。

苏商以洞庭商帮为主体,其中不乏众多名门望族。

例如,历经明宪、孝、武三朝,官至内阁大学士,被誉为“山中宰相”的王鏊,就是洞庭商帮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洞庭商帮并不以苏州或吴县为名,而是由席氏、翁氏、许氏、王氏等东山商人家族联合组成,并以太湖洞庭东西山的山名为名。

民间流传着“钻天洞庭遍地徽”的说法,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经过长期的发展,洞庭商帮已经与财力雄厚的徽商不相上下。

明华堂拉拢赣商和粤商,用来制衡苏商和浙商,就是朱由崧定下的商业策略。

董小宛知道对于苏商、浙商给出一定的诱惑价值才行,当前洞庭商帮的会首是席家的席本桢,此人最是懂得左右逢源。

“明华堂为了响应朝廷的政策,扩大生产规模和效率,打算与诸位商人共享织造机械的技术。”

果然,董小宛此话一出,只见一众苏商、浙商都是眼神一亮,一儒雅中年男子说道,“董娘子此话当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