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章 黛玉探春斗嘴的隐喻
海棠诗社众人起别号,探春给自己取的是蕉下客,林黛玉用“蕉叶覆鹿”的典故打趣她,探春则给黛玉起了一个“潇湘妃子”作为回应,那么这里也是一个典故。
我们还是先看原文: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
通过上回对蕉叶覆鹿的解读,我们知道探春所指的骂人,是骂那些把《红楼梦》占为己有,或是胡乱给此书安作者的人。
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这里鹅黄女英的典故,说的是华夏始祖之一的舜帝,因为水患严重,于是从北方开始南巡。
他从北方的山西出发,经过陕西,进入湖北,湖南,在湖南永州,舜帝进行了祭祀山川的活动,并继续南行。
他到达了云梦泽一带,然后溯湘江而上,到达韶山、宁远,并沿越城岭底谷古道到达桂林。最后,舜帝沿漓江到达广西梧州。
最后舜帝死于国家南端的九嶷山,他的两个妃子娥黄,女英原本是尧帝的女儿,得知舜帝不幸离世后,沿着舜帝的足迹一路寻去。
可是他们没能找到舜帝,只在九嶷山看到三峰石,周围翠竹环绕,巨石耸立,最奇特的是坟墓上满是珍珠。
鹅黄女英二妃肝肠寸断,撕心裂肺的痛哭不止,哭出了血泪也没有停止,他们的血泪洒在了竹子上,将竹子都染上了斑斑血迹,后人将这种竹子称为湘妃竹,最后双双殉情。
这个典故书中已经多次用到,
在不同的情节里,它表达的重点有些不同,这里起诗社隐喻的是作者团队开始写《红楼梦》,所以我们往这方面想就对了。
探春说“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
书中提到黛玉的婚姻只有木石前盟,这里探春说的林姐夫,只能是贾宝玉,所以就是透露黛玉也会哭贾宝玉,就是用典故里舜帝的结局,来隐晦的透露宝玉的结局。
贾宝玉曾说过,自己是炎黄大舜之正裔,也就是舜的传人,那就是说宝玉也会象舜帝一样,从北方开始南巡,渡过黄河,到达长江流域,再往南走到广西等地,最后力竭而亡。
舜帝南巡的原因是水患严重,而水患在《红楼梦》中则代表满清的灾祸。
宝玉去世后,黛玉哭他的眼泪,会如湘妃血泪染红斑竹一样,染红潇湘馆的竹子。
那么历来研究者只看这本书的表面,所以即使知道这个典故,也还是没有任何收获,我们根据背面隐射来看,就能非常清楚的看明白作者用此典的用意。
宝玉会和舜帝一样从北一直退到南,再从最南端退到湘水边,他的死也会和舜帝一样,坟墓上堆满石头和珍珠。
这就和我们破解的隐射完全吻合了,宝玉代表大明,石头是伴随宝玉的历史,珍珠指向朱明的一个个亡灵,也就是说大明的灭亡会伴随着大量朱家的亡灵,和历史的被遗忘。
而黛玉泪染斑竹,隐喻的就是大明灭亡之后,她也会泪尽而亡,并且会将自己的血泪,都染在了这本书里,就是这本《红楼梦》。
历史上有一部著名的史书叫做《竹书纪年》,所以也是用湘妃竹来比喻史书。
try{ggauto();} catch(ex){}
黛玉一开始隐射的是朱由检,即崇祯皇帝,除崇祯外,她还隐射过朱由校,朱由榔,以及其他的明朝宗室,所以笔者总结认为黛玉隐射的是明朝帝王。
这回起诗社里她隐射的又是定王,是这本书的筹划起头者,因此探春说将来想林姐夫,泪也会把竹子染成湘妃竹,这就是他把血泪印在了这本书里。
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庚辰双行夹批:妙极趣极!所谓“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看因一谑便勾出一美号来,何等妙文哉!另一花样。】
脂批里的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显然又是一个有所寓意的典故。
原文是: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意思是:“人啊,一定是自辱德行,然后别人才去侮辱他;一个家院一定是自毁门墙,然后别人才去毁灭它;国一定自毁基业,然后别人才去讨伐它。”
那么这一段又指向什么呢?它表面上是在说林黛玉先说了探春,探春又回怼了她,那么这两个人的表面玩笑,一定是不至于上升到这个层面的。
脂批所指的,其实是背面历史里,黛玉和探春的互相内战。
探春叫做蕉下客,是因为秋爽斋多芭蕉,这些地理特点,都是作者帮我们破解每个地方给的线索,但是需要我们对中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说探春代表隆武朝廷,那么他所住的地方,自然就是在福建浙江这些沿海地区,福建盛产芭蕉,所以这些细节都是能对得上的。
探春一开始想起秋爽居士的,意思是秋爽斋的主人,但是宝玉说“不恰”,因为秋爽斋所代表的是福建浙江沿海地区加台湾,探春原不是这里的主人,是因为清军入关,他们才从中原转移到这里,建立了隆武朝廷,鲁监国政权,明郑政权。
历史上也多次因为胡虏南下,中原势力南迁,进入福建等地,所以这里有很多客家人,梧桐树可以联想到“孔雀东南飞”,
《诗经》中又有“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句话,都是暗示秋爽斋所在的地方,是东南沿海地区。
1646年,隆武帝朱聿键死后,其弟朱聿鐭在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十一月初五被大学士苏观生及广东布政使顾元镜等在广州拥立为帝,年号绍武。
与肇庆的永历帝(朱由榔)的朝廷互相抗衡,双方爆发内战。
同年腊月十五,李成栋引由福建攻入广东的清兵混入城内,夺占广州,朱聿鐭自缢而死。
绍武帝是朱聿键的弟弟,自然也属于探春隐射的范围,而林黛玉隐射过永历帝朱由榔,双方的内斗,给了清军大好的机会,所以脂批才会引用这句话评价黛玉探春的争斗。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我们看过舜帝南巡这个典故,应该要明白的一点是,这应该是一个悲剧,而书中拿甄家接驾四次南巡,正是比喻南明四次接驾大明正朔。
而红学家所说的康熙南巡完全不符合悲剧色彩,所以在赵嬷嬷说南巡“热闹”的时候,脂批说既知南巡,又说“热闹”,此妇人口角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