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年代:从魔都知青饭店开始 > 第三十六章 接受记者采访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三十六章 接受记者采访

小说:年代:从魔都知青饭店开始作者:墨舞烟柳字数:1324字更新时间 : 2024-11-14 18:30:16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街道主任陈光宗带着一行人,骑着自行车急速飞奔,前往知青饭店。

他们必须赶在记者到访前将昨天的烂摊子给收拾了,同时部署安排一些事情,包括记者采访时,王福生应该怎么说,如何多说些街道领导群策群力,为他们安置工作时的种种付出。

李娜已经听从傅爱华的分配,带着两个知青到老窖头葱油饼这摊。傅爱华安排三个交情好的知青过去水饺馄饨这摊,在他看来人员叉开有利自己的掌控。

“今天这馄饨怎么那么难吃?”

“对啊,压根儿没有昨天的大骨浓汤的鲜味。”

“咦,怎么换人了?”

有熟客看以往摊子里李娜几人那熟悉的身影不见了,好奇的问了起来。

街道办离知青饭店并不远,骑车很快就到,几个人支棱好自行车,却发现彼此满头大汗。陈光宗理了理中山装,擦了擦汗,带头走进知青饭店。

“怎么回事?”

陈光宗进来正好看到这一幕。

“陈主任您来了。”傅爱华满脸堆笑谄媚的问好。

“王福生呢?让他来见我。”

王福生?

在场的人全都纳闷了,只有李娜她们心中有数,调料昨天就用完了,今天王福生没来,这水饺馄饨的味道都不一样了。

看来,这家伙还真留了一手。

李娜不由的感到欣慰,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王福生没来。”傅爱华看了看回应道。

“没来?他怎么能没来!难道他不清楚这店离不开他吗?”陈光宗有些生气,说话嗓门大了些许,像是在咆哮。

这店离不开他?

傅爱华顿时郁闷了,昨天您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们有谁知道王福生家的,赶紧去喊他过来。”

傅爱华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以为王福生惹祸了,“这王福生就没干好事,专给知青饭店找麻烦。”

陈光宗原本只顾着王福生这头,没想到这里还杵着个傅爱华,当下没好气的说道:“你滚回摊位做葱油饼去,站在这像什么话。”

办公室主任朝门口准备去找王福生的那些人喊道:“找到王福生让他抓紧到店里,记者要来采访他!”

众人一听全懵了,“记者采访?”

这年头,报纸电台这些媒体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记者要来采访王福生,难怪街道领导急了。

整个知青饭店一下子乱了起来,李娜悄悄吩咐她们组的知青,赶紧去找张耀武和王福生,如果找不到他们,找刘茂林也行。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他们,让他们有个心里准备。

有顾客进来吃早餐,手里拿着《文汇报》,一进店就大声说,“你们知青饭店出名了,李娜你上报纸了!”

“李娜上报纸了?”

大家纷纷围过来,凑在顾客跟前,一起看报纸上配发的照片。

照片上几桌顾客正在吃水饺馄饨,服务员端着托盘送餐,厨房里,李娜和另一名知青正在包水饺。

“还真的是李娜。”

“还有香香她们……”大家显得很兴奋,大呼小叫的。

很快大家就看完报纸上的内容,新闻报道里对王福生提出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进行肯定。

李娜和几名服务员相视一笑,这下好了,就连《文汇报》这么大的报纸都对王福生的做法表示肯定和支持。

那么她们这个月的工资奖金稳了。

傅爱华刚才也凑近看了报纸,犹如当头一棒。昨天他还在店里大肆批驳,指责王福生的做法,现在反倒成了个笑话。尤其是陈主任刚才那口气,竟然对他用了“滚”字。传出去,这以后还怎么见人!

老窖头这么一大把年纪,也算是老运动员了,清楚这里面的门门道道。

这哪是新闻报道啊,这是上级领导对王福生这做法的肯定,尤其是他提出的多劳多得这十二个字,正合领导心意,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全社会要刮起一股“多劳多得”风了。

try{ggauto();} catch(ex){}

“没找到王福生……”一个知青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向陈光宗汇报。

“我也没找到。”

“他没在家,也没看到刘茂林。都不知道他们在哪里。”

陈光宗想起他们在搞肉丸子,当下一拍脑袋,刚才自己一着急把这事给忘了。

“我去打个电话,”说着起身往附近的公用电话亭走去。

“对,一定要张耀武他们过来,媒体的记者要采访他们。”陈光宗一再交代肉联厂领导让王福生他们赶紧过来。

早餐高峰期过去,顾客吃完也不急着走,一来听说记者要来采访,也都想看热闹。二来,《文汇报》报道了知青饭店,尤其是多劳多得这个做法。他们也很认同,说起自己拼命干赚的钱还不如那些不干活只会拍马屁的。

这话题很有代表性,也容易共鸣,结果饭店内一片沸腾,全都在声讨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程韦娟和郑沧海灰溜溜的躲到饭店外面,像凄风冷雨下的小鹌鹑,抖抖瑟瑟。

……

张耀武终于来了,满头大汗的赶到知青饭店。

“哎,你可来了,那王福生呢?”

“没见到他人,”张耀武随口说道。其实,王福生一听记者采访,连忙拒绝,给张耀武一些说辞,让他自行应对。

陈光宗赶紧将他拉到没人的地方,低着嗓音,讨好地跟张耀武商量着,许了不少好处,请他面对记者的时候多给街道领导美言几句。

张耀武毕竟家学渊源,成长环境在那,当下颇具官二气质,威严的表示明白,让陈光宗安心。

没多久,广播电台的记者一行三四个人到店。

寒暄之后,张耀武被推出来接受采访。

进行采访的是一位女记者董清,早几年通过工农兵推荐上了大学,现在广播电台当记者。

“我们回城后,没有工作,心里压力特别大。尤其是二三十岁的的人了,没赚到钱,还伸手朝父母亲要生活费。王福生到店后,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董清没见过王福生,但她也上山下乡,张耀武口中的这一切她都感同身受,对王福生有了些许好感。

张耀武按王福生教的,先铺垫知青下乡插队以及回城生活的种种艰辛与不易,再逐渐将话题带到知青工作态度问题,最后多谈街道领导的支持,再推出十二字真言。

“在街道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王福生开始尝试推行工资和奖金区分开发放。他说要让辛勤劳作的人获得应有的报酬收入,那些偷奸耍滑的、不愿干活的就不应该拿工资……”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董清采访到这,心里也为王福生捏了把汗,为了知青饭店他这是拿自己的命运和人生在拼搏。

经历过因言获罪的年代,大家都非常清楚这样的后果。

董清心里不由的对王福生产生了敬意。

“他今天为什么没来?”董清好奇的问道。

“店里的馒头包子做的不好吃,生意差。他去寻找做馒头包子的师傅,学习如何做出味道鲜美的馒头包子。所以,这几天都在走访魔都餐饮大厨,向他们请教……”

董清的心猛的被击了一下,走访、请教大厨,学习改进馒头包子的口味……多好的人啊!

王福生的形象顿时在董清眼中高大起来。

张耀武想着要出国,对工作岗位、政治资本这些缺乏兴趣,说这些目的是要将王福生推出去。

这段时间,王福生的带领下,他已经赚了不少钱,足够承担他在国外寻找梅婷的费用。

他要借这个机会,让铁杆子的好兄弟:王福生,在魔都扬名立万,为他将来政商之路进行铺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