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就用这张吧
陈光宗这是被气的,刚来的路上还想着和王福生好好谈谈,年轻人做事不要太激进。谁知,到了店门口看见大红纸上写的知青饭店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少内容牵涉到当下体制的问题,风暴刚过,大家都心有余悸。
作为领导,陈光宗对这些问题最为敏感,马上和王福生做切割。
于是,便有了一进门就撸下王福生,也不询问事情缘由。
王福生知道自己步子迈大,扯蛋了!
对此也不在意,相反他将李娜喊到一旁,安慰道:“你们尽管放心没事的,这几天我暂时不过来,一定要按照我们的计划继续保持下去。”
拿了写满整改意见的红纸,扭头就走。
陈光宗他们顿时目瞪口呆,以往这种情况下都会战战兢兢的、点头哈腰地认错,表示再也不敢了,请求领导给个改正的机会……
结果,就这样头也不回的走了,连句话也没有。
王福生身为穿越者,清楚知道当下新旧两种思潮正在角力。飓风过后、满目疮痍,废墟急待重建,春天老人最终力挽狂澜。
他回到家,查看自己已经调配好的添加剂,发现针对馒头包子还有不少添加剂需要配置。
先搞增白剂,到时候蒸出来的馒头包子白白嫩嫩的,和现有发黄馒头包子区别明显。再来个改良剂,添加后,做出来的馒头包子又大又松软,反复进锅里蒸都不会塌陷。
王福生将自己关在房间,埋头调配添加剂。
他心里早有盘算,这些添加剂做出来的馒头,松软可口,他还可以添加些奶精,做成奶香馒头;至于包子,口味就更多了。
这些科技与狠活拿出来,必定会在馒头包子市场杀疯了。
王福生走后,陈光宗在饭店里转了一圈,不时勉励这帮回城知青好好干。馒头包子这摊的几个知青喊住领导,“我们这咋办?”
原本想让王福生一起把这摊子搞起来,如今……陈光宗看了眼老窖头,问道:“您老能不能再辛苦下,将馒头包子这摊也给整起来?”
若是换作以前,老窖头肯定胸脯拍的邦邦响,如今和王福生一对比,清楚自己的短板,当下含糊其辞,“其实,他们那样做也很好,只是这店刚开一个月左右,还处在磨合期,不着急不着急。”
馒头包子这摊的知青哪会不着急,辛苦一个月没挣到钱,要是大家一个盆子里搅饭吃那怎么干都无所谓了。
“我看按组分工,按劳取酬的办法有资本主义倾向。咱们还是社会主义……”
傅爱华听见对方巴拉巴拉,赶紧打断他的话题,直接问陈光宗:“领导,您看要不馒头包子这摊我接手试试?”
王福生好不容易下来,他顺势将馒头包子这摊也抓在手上,整个店都得听他的。
至于生意,他和老窖头几个人分析过来,刚开业哪有那么快就红火。而且知青干这些也都是生手,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陈光宗听了点点头,拍了拍他肩膀,“好,年轻人有朝气,有干劲,好好干!”
傅爱华送领导离去后,回到店里,一边拍手一边大声喊道:“大家都静静,听我说几句。”
“王福生那套是行不通的,大家要引以为戒。工资奖金这些这个月开始按照以前平均的办法进行。资本家的那套做法要不得!”
try{ggauto();} catch(ex){}
现场除了水饺馄饨这摊的知青不满意外,其他人都开心的拍手鼓掌。平均分摊,馒头包子这边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赚不到钱,没得领工资。至于老窖头这摊的知青,就更开心了,他们领28块,加上分摊水饺馄饨,每个人少说也能多分个5块8块的。
傅爱华很满意大家的表现,继续说道:“王福生派出去的那些券不允许使用,李娜你们要想办法去收回来。馒头包子这摊你们继续照常进行,刚开的店大家都是知青回城,需要个磨合的过程。不急,用心做就行了。”
李娜心头有些焦急,王福生走的匆忙一些事情没交代清楚,二是他给的调料已经见底,再用一天就没了。
她自己试过了,如果没有王福生的调料,这水饺馄饨味道根本就不会那么好吃。
“娜姐,福生要是不来,我们怎么办?”
“就是,要是工资平均分摊,我们这样干还有什么意义?”
程韦娟和郑沧海原本想屈尊降纡,低头干活,如今一听跟以前一样。顿时来劲了,对着郑沧海说道:“走,咱们喝咖啡去。”
现在谁也管不了他们。
“你们看,傅爱华一说工资平均分配,这两货又开始恢复老样子,她们不干活也有的钱拿。”
“我也不干了,那么辛苦拿的钱一样,算什么嘛。”
傅爱华听见他们吵闹的声音,并不在意,街道领导总算当着大家的面表态由他来经营管理。
接下来采购这块得抓在自己手上,尽管不少原材料是统一调配的,还有一大部分是议价采购,这里面就有水分和空间。
李娜她们跟王福生走的太近,导致不听话,不服从分配,明天起人员对调一下。将葱油饼这摊的知青分几个过去,李娜几人过来做葱油饼,这样交叉开来。
傅爱华手艺不行,耍心机倒是一等一,没一会功夫便在人事上做了对自己有利的安排。
……
魔都圆明园路149号《文汇报》大楼。大楼过去叫“哈密大楼”,建于1927年。
BJ东路和圆明园路交界处曾有多家新闻媒体,除《文汇报》,还有BJ东路2号的上海广播大楼、圆明园路50号的《新民晚报》等。这条路上,许多报人也是文人,博闻强识、下笔灿烂。
推门,油墨味儿窜进鼻孔,老式电梯把人送上楼,每一层都热闹。晚上八点后的夜班编辑部活色生香。黄铜老台灯点亮,有人写稿排版,有人看来信来稿,有人哼着京昆戏曲。老辣的编辑起标题、改大样驾轻就熟,也有白面晚生紧锁眉头奋笔疾书。
白天出现在知青饭店的老克勒正仔细看着桌面上的照片。
桌面上摆的是他们在知青饭店拍的照片,有王福生站在椅子上写广大街坊邻居对知青饭店的建议,也有饭店内厨师服务员的工作情景。
“那就用这张吧。”老克勒的手指点了点。
“好的,”年轻女子开心的拿着照片离开。
想起知青饭店里馄饨的味道,那薄如蝉翼却又嫩滑爽口的馄饨皮,尤其是那肉馅,和他吃过的大相径庭,肉馅口感弹牙,鲜嫩多汁……
老克勒燃起雪茄,摊开稿纸,拿起笔在纸上写了起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