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唐菊倾汉 > 第52章 曹操上书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52章 曹操上书

小说:唐菊倾汉作者:我亦无欲2字数:1154字更新时间 : 2024-11-21 21:49:44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黄巢闻言故作焦急,上前将曹操扶起,对其说道:“孟德千万不可!”

曹操不解地问道:“此法若是推行,于国家大有利处,为何不可?”

“此法虽可行,但必遭世家大族记恨,黄某无权无势,恐有性命之忧!孟德上书天子可揽之于身,切莫让天下人知道是我提出的法子。”

“黄兄言之有理,是我思虑不周!”

科考之法触动世家大族的核心利益,提出之人必然会遭到打压报复,曹操知道,自己不会有大事,但黄巢必然抵挡不住。

“此事大有可为,操不愿久等,此事由我先上奏天子,等推行后再把功名还给黄兄!”

这个时间点的曹操真的就是一个愣头青,科考的方法一出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变法。

但黄巢不用想也知道,曹操肯定是做无用功。

他之所以要和曹操说这些,自然不是给其献策,而是挖坑。

世家大族是什么德行他最清楚,曹操这个愣头青冲上去,肯定会被群体而攻之。

科考和度田一样,都是世家大族的核心利益所在,东汉开国皇帝想度田都全国皆反,现在汉灵帝想要搞科举?

那就别提什么匡扶汉室了,天子疯了,大家赶紧一起选个新皇帝吧。

此计的后果有三种,第一种,汉灵帝真的失了智想去改革,那天下直接大乱,曹操被所有世家反对,黄巢趁水摸鱼。

第二种,曹操上书,但皇帝不许,世家大族记恨,把曹操提前按死,未来争霸少一个竞争对手。

第三种,曹操上书,皇帝不许,这件事被家里控制住,但其心中已经种下了科举的种子,等到以后曹操当诸侯能自己说了算,届时他求贤若渴,一定会尝试用科举选人。

一方诸侯的曹操但凡用科考取士,便自然站到了世家大族的对立面,其实力肯定受限。

最终的结果,曹操先推了科举,等黄巢再推行的时候,就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阻力肯定会小很多。同时,黄巢在中原地区有了一个对抗世家大族的盟友。

而黄巢的风险呢?无非就是曹操翻脸不认人,告诉别人科举之法是黄巢想出来的。

但这有什么好怕的?这事曹操没有证据,也没有第三人听到,不承认即可。

我不过乡间一武夫尔!定是那曹贼污蔑我!

此计亦是无解阳谋,是黄巢见到曹操第一面起,就为其量身定制的。

汉末群雄,有家世背景的很多,但只有曹操曾经这么一心为汉,只有曹操这么理想化,拒绝和光同尘,也只有曹操敢做这样的决断。

战国末期,韩国因惧怕秦国,派人去游说秦国,献策修渠,本是为了耗费秦国的人力财力,削弱秦国的实力。但秦国有大决断,明知韩国目的不纯,但为富国强民,欣然接受。

大渠修完,灌溉了原本无法生产的旱地四万余顷,秦国在关中收获上田一百一十万亩,自此关中平原成为肥沃之地,秦国因此更加富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郑国渠。

因为看得起曹操,所以黄巢才拿出真正的好东西下饵,也正是因为曹操当得起,所以他注定无法放弃这个饵。

可问题是,你曹操有嬴政那样充足家底吗?

...

这日之后,曹操基本上把心思全部放在了科举这事情上,日夜琢磨,还时不时的找黄巢来探讨。

等他们抵达洛阳之时,曹操在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完整的框架。

try{ggauto();} catch(ex){}

此时的他,只感觉大汉的未来就在自己手中,回到家就闭门开始写奏疏,一刻也耽误不得。

但曹操还算有点良心,派人给黄巢送了三百金,助他此行能够成功。

并且承诺,待到功成之日与黄巢一起共享这传世功名。

由于没有来得及回容县的大本营取钱,正好担心钱不够,黄巢自然全部笑纳。

看到没,他还得谢谢咱。

黄巢带着邓仓阎柔等人在洛阳找了一间旅舍住下,一行人非常低调。

他在涿郡敢带人穿着甲胄到处乱跑,但这是在洛阳,借他几个胆子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乱来。

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先住下,然后开始慢慢打听小黄门左丰住在哪里。

而另一边未来的曹丞相回到家中,兴奋不已,对他老子曹嵩说道:“父亲,你就等着跟你儿子青史留名吧!”

曹嵩问道:“阿瞒何有此言?”

曹操打小就非常聪明,知道科举这件事太大,家里人肯定不会同意,于是他随口狡辩道:“我此去平叛立下大功,日后必成一代名将,光宗耀祖!”

这话说完,曹操就溜到自己的书房里去了。

曹嵩看着其背影,宠溺的摇了摇头。

自家是靠给天子当宦官起家的,他知道曹操心中觉得不光彩,故一直以士人自居。

若是能够凭借军功封侯,想必能解开他的心结,也算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在自己脑袋中逻辑闭环,曹嵩没有多想,把这事放在了一边。

三天后,曹操拿着自己精心写好的奏疏走出房门,向尚书台递交。

很快,这封奏疏就在尚书台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

曹操提出的这种取士方法极为新颖,其中的种种措施把各方各面的问题都考虑到位,大部分人第一次看都觉得是一条可行之策。

大汉朝廷的腐败不是一天两天了,没有人会比当官的人更知道官场有多腐败。

他们虽然腐败,但是心底也会盼着汉室这艘大船能够变好。

从公家的角度来讲,这科举之策必然能比现有之法更高效更准确的选出合适的人才。

可从私家的角度去看,这就是一彻头彻尾的损私肥公的逆法!

我们是盼着汉室变好,可如果变好的代价是牺牲自己的权利,那还是算了吧。

可以苦一苦百姓,也可以苦一苦天子,但是绝对不能苦自己!

这世界上没有背叛自己阶级的阶级,但是会有背叛自己阶级的个体。

尚书台中大部分官员极力反对,想直接把这奏折打回去。

但由于极少数的官员的坚持,以及当今天子刘宏毕竟是个手握实权的皇帝,所以这封奏折还是越过了士人这一关到了宦官那里。

宦官们自然不会看不出这个科举的好处在哪。

士人们恨他们入骨,时时刻刻想除之后快。

科举有利于社稷,又同时对那些世家大族进行打击,这样的机会可谓千载难逢。

所有汉灵帝要看的奏疏必须先经过十常侍等人。

张让看完这封奏疏,立马高呼道:“妙啊!”

原来以为这小子是忘本之人,现在看来,手段实在是高,一剑就刺向了这些士族的七寸。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