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趁机扩张
翌日。
《申报》的一篇文章,在沪市造成很大的舆论影响。
“一家叫做‘王氏车行’的黄包车行,因为老板突然要加租,车夫们表示抗议。这家车行的老板不仅不收敛,反而指使属下殴打车夫们,最终造成两人被殴打致死、多人受伤的惨剧。”
一时间,舆论大震。
这个时代死两个底层人士,其实算不得什么!
重要的是,有没有人为这两个底层人士呐喊,有没人为底层人士伸张正义。
无疑,《申报》作为沪市最著名,也是全部最著名的报纸之一,一经报道,那便是影响非常大。
这也是为什么,高探长最后钱也不敢收了的原因。
“真是荒唐啊荒唐,加租就加租,还把人给打死了,这些奸商!”章其华看着报纸上的新闻,愤怒的说道。
昨晚,陈光良找到他时,他二话不说就拨通了《申报》两位友人的电话。
这也是为什么,《申报》记者第一时间能赶到现场的原因。
说实在的,章其华在长江车行采风的二十多天时间,还真是被陈光良给利用了好几次。
上次在高探长面前狐假虎威,这次又是章其华帮忙找记者干涉。
陈光良说道:“因为制度不全,才是根本原因,若是工务部重视‘黄包车夫’这个群体,就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避免黄包车车牌集中在大车行、不许车行随意加租等措施.....便可以改善。”
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所以有什么话都会交流。
章其华点点头,说道:“小陈你说的很有道理,光靠你这样的好老板来照顾这些黄包车夫,是远远不可能改善情况的。下个月,我便打算正式发表文章,希望引起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吧!”
陈光良佩服的说道:“章教授忧国忧民,启发民智,我深感敬意。”
章其华摇摇头,如果说一开始他是为了‘名’,那么接触这个群体后他多了一份‘同情和感触’,而发生昨晚的事情后,他却产生了一种悲哀的情绪。
所谓的‘名与利’,此时已经不是他想要的,他只想把这个群体让社会重视起来。
“对了,小陈.....我这里还有一千大洋的存款,打算借给你做生意,记得以后还我就行!”
陈光良先是心中一喜,毕竟这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他一直念叨着交通科那边的合作呢!
不过他随后诚恳的说道:“章教授,你已经帮我太多了,怎么还能让你拿钱出来!”
章其华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也帮了很多车夫!更何况,这钱是我借给你的,打个借条给我就行。”
他虽然只是一名大学教授,每月薪水240元,但出身家庭也有一定的地位,更何况他时常写点东西发表,也是一笔收入。
所以金钱对他来说,没有那么的重要,更何况他看好陈光良的发展。
“行,那按照规矩,我给你三毛利。”
“少来,我不成了放高利贷的。”
见此,陈光良也不好再说什么。
实际上,高利贷可没有如此客气;
就是现在的银行贷款,也是年利率高达20%左右。
时代不一样,这个时代的银行就是在抢钱。
快到中午。
章其华很爽快的将1000大洋,从银行中转给陈光良的名下。
陈光良也写下正式的欠条,约定好一年后偿还,分息不收。
这一刻,陈光良才感受到,有几个贵人实在是太好了。
当然不可否认,这些‘贵人’也是他凭本事得到的。
如果没有《骆驼祥子》的大纲资料,他根本不会交到章其华这样的知识分子做朋友;如果没有好的经营手段和见识,李超也不会选择做他的合伙人。
所以,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
拿到钱的陈光良,第一时间来到交通科,由李超的引荐,见到交通科的科长史密斯。
在办公室里,由李超陪同兼翻译,和史密斯展开合作谈判。
try{ggauto();} catch(ex){}
史密斯是一个英国人,长得牛高马大,留着络腮胡,眼里充满着金钱的味道。
千里当官只为财!
万里当官更为财!
殖民地或租界的洋人官员,哪一个不是为了财,哪一个不想发财?
“陈先生,我可以给你24块大照会的牌照,你只需要购买24辆黄包车,便可以马上投入运营。至于具体的分成,你可以说说看?”
陈光良当然明白,史密斯的话里透露着——一切必须要以他们的利益为主,否则凭什么找你合作。
“史密斯先生,贵科上次收缴了二十四辆黄包车,再加上原业主现在因为官司缠身,我想先买下这批车。”
李超麻烦翻译给上司听,还解释一下原业主为什么官司缠身。
史密斯听到死人,并没有愤怒,反而很平常的说道:“既然如此,这批车就以1000大洋的价格卖给你吧!”
事前,陈光良已经得知,这24辆黄包车都有七八成新,真实价值在1200大洋左右。
史密斯的开价,倒没有狮子大张口。
当然,他在乎的是分成。
陈光良说道:“可以.....如此一来,我打算将40%的股权作为交通科的参股,另外10%作为史密斯先生的个人参股,剩余的50%则是我的。”
史密斯闻言后,并没有马上同意,而是说:“你拿旧车的成本,当成新车的成本入伙,是不是这样?而且,就算你拿新车做成本,也应该我们一共是60%。”
24张牌照就算3600大洋,那陈光良是将24辆黄包车估价了2400大洋入股,而且还算经营管理的付出。
陈光良很正大光明的说道:“史密斯先生,优秀的管理和经营,才是这个项目长期丰厚回报的根本。举个例子,我们第一批黄包车.....所以,这24辆车加牌照估值6000大洋计算,我可以让他10个月时间赚回本,平均每个月可以获得600大洋的利润。而你们原本是一次性卖出.....”
交通科倒卖牌照,那是一次性买卖。
如今由陈光良打理,则是长期收益。
两者之间的孰好孰坏,史密斯没道理不明白!
史密斯笑道:“好,这样的合作我很高兴.....这个事情,我让李超和你配合。”
其实,他刚才也就是试试,能给他们总计5成的利润,已经非常好了。
就是给4成,他也会同意,毕竟他们不可能直接参加经营。
但他没有想到,陈光良很懂事的将一成股份,单独给他名下。
是个人才!
“好的”
陈光良也是很高兴,这笔生意谈成,他虽然只占5成股份,但是却真正打入交通科的关系网。把这个项目列为‘D项目’,每个月定期给股东分红,届时还不讨得史密斯这个洋人的欢喜。
他刚刚特意将月利润说低,也是考虑到‘D项目’可以多支付一些‘运营费’,当然实际上肯定盈利会更理想的。
走出交通科,陈光良马上对李超说道:“我那5成中,给你留了半成,算是管理费。”
其实,是好处费。
李超马上拒绝道:“这我怎么能拿,这次交通科已经够占你便宜了!”
在他看来,交通科本来只能做‘一锤子买卖’,现在却可以插手黄包车的经营,已经是陈光良的付出体现。
陈光良却认真的说道:“拿着吧,你不拿,我反而不好意思,本来你也在参与管理的。”
他拿4成半,也没有什么不好!
而且陈光良现在最重视的不是‘利益’,而是‘交情’,因为在这个年代,存交情比存利益好。
李超见状,也不再拒绝。
当天,陈光良心情很好,一口气扩张了一倍的规模,简直是如同做梦一样。
A项目3辆、B项目6辆、C项目12辆、D项目24辆,长江车行已经拥有45辆黄包车,成为一家真正的车行。
ABC三个项目中,真牌照只有三分之二;但D项目,全部是真牌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