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横扫四方
河西兵马使李光弼也领兵两万进攻吐谷浑旧都伏俟城,牵制吐蕃在西海北部的军队。
面对唐军的进攻,吐蕃人的反应也很迅速。
吐蕃大伦兀伦样郭在经过多番思量后,决定采用北守西攻的战略。
简单来来说就是在北面采取守势,依靠伏俟诸城挡住河西军,在南面与陇右军展开决战。
其意图是以兵力优势先击败陇右军,再逼迫河西军撤兵。
兀伦样郭敢这样做也是有所倚仗的,前不久吐蕃赞普从羊同、苏毗征调的一万骑兵如今已经抵达西海。
有这一万骑兵的加入,西海吐蕃军在骑兵数量方面已经超过唐军。
不过吐蕃大将莽布支与铁刃悉诺罗两人却并不认同这个方案。
两人皆认为,如今吐蕃虽然步骑两军在数量上都超过唐军。
但装备和训练却还与唐军有着不小的差距,贸然与唐军进行野战,风险太大。
莽布支的意见是以步兵坚守各城,以骑兵进行游击截断唐军粮道,逼迫唐军退兵。
铁刃悉诺罗则认为唐军的最终的目标还是石堡城,应该把唐军吸引到石堡城下,然后采用中央开花的战术,一举击败唐军。
兀伦样郭其实也觉得两人所言皆有道理,不过他也有他的难处,来自赞普的命令他也不得不听。
最终兀伦样郭还是没有接受两人的意见,还是采用了原本的计划。
莽布支接到命令之后,长叹一声,他很想抗命,不过最终还是按照兀伦样郭的命令选择了主动出击。
天宝七载的四月,春风轻拂,却掩不住边关战火的硝烟。
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一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决战即将拉开序幕。
唐军的主帅,正是如今风头正盛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
他手下的则是陇右四万唐军精锐,他们的对手,则是吐蕃大将莽布支率领的七万大军。
虽然敌军兵力上占有优势,但骄傲的唐军将士毫无畏惧之心。
人人都摩拳擦掌誓要击破当面的吐蕃军,收复大唐故土。
大岭军前,两军对峙,战云密布。哥舒翰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他不仅亲自上阵指挥,还精心布置了战术。
随着战鼓的轰鸣,两军如潮水般涌向对方,兵器交击的声音响彻云霄。
这是一场力量与智慧的较量,是勇气与决心的碰撞。
三日激战,双方均伤亡惨重,但唐军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哥舒翰的卓越指挥,逐渐扭转了战局。
吐蕃军开始溃败,唐军则乘胜追击,斩首三万有余,吐蕃人的尸体甚至让湟水为之不流。
莽布支眼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逃往洪济城,企图在那里重整旗鼓。
然而,哥舒翰并没有给吐蕃军喘息的机会。经过一番休整后,他立即引兵继续进攻洪济城。
此时的吐蕃军刚刚经历大败,士气低落,军心涣散。
面对唐军的猛烈攻势,他们根本无力抵抗。仅仅用了四天时间,唐军就成功攻占了洪济城,莽布支也在乱军之中被杀。
大岭军和洪济城的失陷,以及莽布支的阵亡,对吐蕃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try{ggauto();} catch(ex){}
吐蕃大伦兀伦样郭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
为了挽回败局,他一面急忙向逻些城求救,一面下令坚壁清野,从西海湖地区撤退。
然而,哥舒翰并没有因为吐蕃的撤退而放松警惕。
他深知吐蕃人,知道必须趁胜追击才能彻底消除隐患。于是,他下令继续进攻,意图一举将吐蕃人赶出西海之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唐军准备发起新的攻势时,军中突然爆发了疫障(高原反应)。
许多将士因不适应高原环境而病倒,战斗力大减。
哥舒翰不得不忍痛下令暂时退兵,以保存实力。
退兵之后,哥舒翰并没有放弃对西海之地的控制。
他深知此地战略位置重要,必须建立坚固的防御工事。于是,他下令在西海(青海)湖边建造神威军城。
这座军城将成为唐军在西海之地的据点,为日后的进攻和防御提供有力的支撑。
然而,吐蕃人并未因此放弃对西海之地的争夺。
兀伦样郭见哥舒翰退兵,立即派兵袭击了还没有建造完毕的神威军城。他们企图趁唐军立足未稳之际一举将其摧毁。
然而,他们的阴谋并未得逞。得知消息的哥舒翰大怒,他立即命部将高岩秀率领精锐之师出击迎战。
高岩秀不负众望,他率领唐军奋勇杀敌,成功击退了吐蕃军的进攻。吐蕃军见状只得再次退兵。
哥舒翰随后下令在青海湖中的龙驹岛上建造应龙城。
应龙城位于青海湖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十分险要。
哥舒翰希望通过建造这座军城来进一步巩固唐军在西海之地的防御体系。
然而吐蕃人并未因此放弃对唐军的抵抗他们待唐军主力退兵之后多次出兵进攻应龙城但都未能成功。
应龙城的坚固防御和唐军将士的英勇抵抗让吐蕃人感到绝望。
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再夺回青海湖周边地区了。于是他们只得放弃了对这一地区的争夺转而向其他地区转移兵力。
如此唐军总算是把吐蕃人赶出了青海湖周边地区。
这一战不仅收复了西海及其周边地区,还展示了唐军的强大实力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哥舒翰也凭借此战的胜利赢得了朝廷的嘉奖和将士们的尊敬。
李隆基得知唐军收复西海,更是大喜,当即下诏嘉奖陇右与河西诸军。
……
哥舒翰在与吐蕃军进行主力决战之时,李恽也没有闲着。
趁着吐蕃人的主力被哥舒翰吸引住之时,李恽率军沿着黄河逆流而上,横扫了整个吐谷浑之地。
所到之处,对敢于抵抗的吐谷浑诸部仍然实行三光政策。
李恽的目的与当年的霍去病一样,就是为了削弱吐蕃人的战争潜力。
对于那些投降的吐谷浑部落则签发其青壮为签军。迁徙其部众至河湟地区。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李恽手下的签军数量就达到了六千余人,手下已经拥众近万。
天宝七载六月初三,李恽军兵临九曲城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