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 第018章 市场风暴(6.4k)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018章 市场风暴(6.4k)

小说: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作者:幸福砸开门字数:3521字更新时间 : 2024-12-23 16:10:40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在【StarComm2】的发布会正式开始之前的2、3个月。

星联科技的市场营销团队,就开始对【StarComm2】的定价,进行了深度的市场调研。

因为是定下了主打港府高端市场。

所以,他们面临着既要确保产品竞争力,又要保持产品盈利能力的双重挑战。

在一次定价会议上,李凡、何雪、曲云山,以及一位经过系统推荐招聘进公司的市场分析师,他们4个人展开了讨论。

“港府市场对通讯产品的需求潜力巨大,尤其是面对新科技产品时,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溢价。”市场分析师首先发表意见。

何雪补充道:“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类似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产品定价一般在3500港币左右,但【StarComm2】具备更先进的便携通讯、日历与记事功能,以及数据存储能力。”

“我认为我们可以设定为4500港币左右,目标定位为中高端消费者。”

曲云山点头表示认同:“这种定价既能体现产品的技术优势,也不会显得过于高端,让普通消费者无法接受。”

李凡最终敲定价格:“4800港币。我们可以在实际销售过程中,通过限量发售的方式,制造稀缺感,初期让市场主动抬高产品价值。”

“当然,这么做主要也是因为,我们的初期产能,大概率会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

另外,【StarComm2】虽然拥有先进的技术功能。

但李凡利用系统提供的技术知识,以及针对性的优化供应链管理,将关键元器件的采购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我们在生产成本方面控制得还算不错,”曲云山展示了一份生产成本报表,“每台【StarComm2】的直接生产成本约为2200港币,包含核心芯片、显示屏、外壳材料以及人工费用。”

对于李凡来说,能有这个成本价格,也是和之前系统提供的“市场分析”功能有关,它帮助李凡更加快速有效的找到了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

特别是电子元件和电池组,李凡通过系统推荐的供应商合作,压缩了约10%的供应链成本。

“如果我们能够继续优化供应链,并大规模量产的话,每台的生产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至1800港币左右。”曲云山乐观地说道。

李凡深知,低成本将成为公司未来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武器。

而且随着之后的成本持续降低,在销售上,也是可以进行降价处理销售的。

在销售模式上,也是在这个时候进行了讨论确定的——体验店与分销渠道的结合。

“我们需要一个高端品牌形象,这不仅是为了销量,也是为了建立用户对星联科技的信任。”何雪解释道。

体验店的功能,不只是销售产品,它还展示了星联科技的品牌文化和产品愿景。

消费者不仅能在店内体验【StarComm2】的多种功能,还可以通过互动体验,了解星联科技未来的技术产品蓝图。

体验店还配备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购买体验。

同时,星联科技通过与港府本地的大型电子零售连锁店合作,扩大了产品的市场覆盖面。

通过这些零售商,星联科技不仅可以快速进入港府的各大购物中心,还能通过他们的渠道拓展到东南亚市场。

“我们通过线下体验店,树立品牌形象,而通过零售渠道实现销量的迅速提升。这样既能保证我们的品牌定位,也能最大化销售覆盖面。”何雪分析道。

-----------------

1992年1月。

自从1991年12月的【StarComm2】产品发布之后,深市和港府的用户,也都是期待已久。

而李凡,也是将这一次的产品发布,当成是一次巨大的市场突破。

如果顺利,后续的各个行业布局展开、星联科技的集团化重组、星联系新品系列的发布等等。

都将会有一个巨大的经济基础支撑,以及良好的品牌形象作为良好的开始。

而在那次发布会之后,产品也是被大量的媒体和商界精英关注。

特别是港府的《南华早报》、《明报》、TVB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款“革新时代的便携通讯器”。

尤其是《南华早报》,在港府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尤其是在英语报纸当中,处于领先地位。

而对于李凡来说,他当然知道《南华早报》在1993年的发行量,超过10万份。

这很明显的显示出,其在港府媒体市场中,具备的强大影响力和广泛的读者基础。

这一趋势,自然也在1991年、1992年当中,也有所体现。

何雪站在会议室的巨大玻璃窗前,望着远处的维多利亚港,电话不断响起。

“李总,媒体反应相当积极,今天几乎所有主流报纸头版,都是我们的新闻。”她脸上浮现出兴奋的笑容。

“订单呢?”李凡显得冷静,但眼神中透出一丝期待。

何雪翻阅着手中的资料:“根据今天的预售反馈,几个大型连锁商场已经确认了首批订单,超过10万台的预售量,港府这边的需求相当强劲。”

星联科技接下来的几天,陷入到了忙碌的节奏。

随着产品的宣传效应逐步发酵,各大零售商纷纷追加订单。

甚至有传言称,有些商场还没来得及上架产品,便已经有大量顾客排队等候。

李凡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快速应对激增的订单量。

“我们现在的产能能满足预期吗?”李凡严肃地问道。

曲云山,之前主要担任项目经理,现在也是作为技术和生产的负责人,眉头紧锁。

“目前深市工厂的生产线,已经全速运作,但这种速度,可能只能应对15万台左右的需求。”

“但是,如果订单继续飙升,供应链和生产力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李凡深思了一会儿:“我们需要扩大产能,同时保持产品质量。”

“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面对市场的考验,不能掉链子。”

“之前【StarComm1】都是小儿科,小打小闹了。”

“云山,能不能加快智能生产设备的引入?我们之前提到的自动化流水线,是否可以提前投入?”

曲云山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

“我们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可以开始在生产线上应用了,它们能够执行焊接、装配、喷涂等任务。”

“另外我们的计算机数控(CNC)技术发展得很不错。”

“它可以让机器能够根据预设程序,自动执行复杂的操作,可以进一步推动智能化流水线,在我们工厂的普及。”

“如果加快进度,可以争取在一个月内,提升至少20%的产能。”

同时,周汉祥也建议:“我们也可以去和市正赋、外包工厂那边沟通,尝试多多利用一些外部生产力,来缓解一下短期的产能压力。”

接下来,众人也是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会议结束后,整个公司上下,全员进入了“战时状态”。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一场星联科技的关键战役。

进入到1月中旬,【StarComm2】正式在港府的各大商场上架。

李凡、何雪,以及星联科技的核心团队成员,一起亲自巡视了,位于铜锣湾的、星联科技的第一家线下体验店的开幕仪式。

并且也走访了其他各大商场、销售点的售卖情况。

总体而言,店门口都是各种早已排满了,渴望一睹这款最新科技产品的顾客。

开幕当天,门店刚开业不到两小时,库存便销售一空。

现场的情景,如同风暴一般,各大商场的【StarComm2】陈列柜前都是排队等待的顾客。

甚至有黄牛趁机抬高价格销售,导致市场价格一度飙升至原价的两倍。

何雪通过内部渠道得知,【StarComm2】的首月销量已经超过30万台,这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凡哥,港府那边已经没有现货了。”何雪看着报表,忍不住笑了出来,“再这样下去,咱们可能真的要考虑加价了。”

李凡依然保持冷静:“我们要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港府市场是我们的起点,但绝不能因此失去控制。”

“接下来我们可以考虑启动东南亚市场的布局,特别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当然,对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市场,我们并不会自己主动去销售,主要还是分给我们的几个合作伙伴。”

“我们和他们谈好价格和分成之后,直接享受分成就可以了。”

何雪点头:“好的,我会马上联系合作伙伴,尽快安排市场扩展。”

随着销量的飙升,港府乃至全球的科技媒体,开始疯狂报道星联科技的奇迹。

一时间,李凡和他的公司成为了媒体的焦点。

TVB特别制作了一期专访节目,采访了李凡、曲云山和何雪,探讨这家科技新贵的崛起之路。

李凡坐在节目现场,面对镜头,谈到自己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看法。

“星联科技的愿景,不仅仅是推出一款成功的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未来,通讯设备不再只是工具,而是每个人生活的核心——它将联结我们的工作、娱乐、学习和家庭。”

节目播出后,星联科技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许多国际投资者,开始关注这家迅速崛起的科技公司。

然而,随着产品需求的激增,星联科技也遇到了一系列供应链问题。

由于关键元器件供不应求,生产线几度停滞。

曲云山焦头烂额地处理生产线问题,而何雪则在紧急联系新的供应商。

这时,系统发布了新的任务:“优化供应链管理,解决短期危机,确保产能稳定。”

系统为他提供了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知识,帮助他快速调整供应链策略。

李凡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与日本和韩国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建立直接合作,并通过加价优先采购关键零部件。

try{ggauto();} catch(ex){}

与此同时,他还与一些核心零部件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协议,锁定未来一年的供应量。

几天后,新的元器件到货,生产线得以恢复正常。

星联科技成功度过了这次供应链危机,并且加固了未来的供应链基础。

但是在李凡看来,这次的问题也反应了当下星联系范围内的供应链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准备之后陆续完善自己在国内的供应链体系。

也会通过直接的技术和资金扶持的方式,去进来避免在之后继续出现这样的情况。

至少不能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放在其他的合作伙伴身上,这样的风险也太大了。

-----------------

等到了1992年年底,【StarComm2】的全球销量突破了100万台,港府市场成为星联科技的“福地”,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营收和知名度。

同时,李凡通过这款产品,成功打响了星联科技的品牌,并为后续产品铺平了道路。

但李凡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随着星联科技的快速崛起,各大国际巨头也开始注意到这家年轻的公司。

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巨头逐渐加快了在亚洲市场的布局,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然而,李凡已经做好了准备,而星联科技的未来也才刚刚开始。

【StarComm2】的成功,不仅是星联科技商业化的里程碑,更是李凡通过技术和商业敏锐度打开全球市场的一次重要尝试。

产品大卖后,星联科技的核心团队,也将面临新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

而在1992年上半年刚结束时,【StarComm2】的成功发布与热销,已经给星联科技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根据杨庆华(星联科技财务负责人)提供的财务数据显示,截止6月底,产品销售收入已经超过了1.44亿港元。

并且,综合的毛利率超过了60%。

“从目前的财务报表来看,我们的盈利能力远超出了预期。”星联科技的财务总监杨庆华,在季度财务会议上向李凡汇报。

李凡分析道:“毛利率不错,但我们还需要考虑渠道费用、市场营销成本和研发投入。”

“港府市场的推广费用,占据了大约15%的毛利,这也是未来需要重点优化的领域。”

当然,对于李凡来说,还是计划将大部分利润用于加强研发,投入到未来的智能设备和通讯技术开发中。

其次,就是把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线,以及开工建设办公大楼的事情。

-----------------

星联科技在经历了几轮产品发布后,特别是【StarComm2】大卖,也是使得公司迅速扩展。

至1992年6月,星联科技员工总数,已经达到了1200人左右,分布在不同的子公司和部门中。

其中核心研发人员占20%,生产线和质量管理占30%,市场销售和支持团队占30%,行政、管理和其他支持部门占20%。

面对已经如此规模的公司架构,李凡也是准备开始建设自己的第一栋办公大楼了。

至于之后,那就到时候再继续建了。

毕竟星联科技的总营收,在1992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约3亿港元,其中港府市场占比40%,国内市场占比30%,其余市场主要来自东南亚、台湾等地,占30%。

公司盈利主要来源于【StarComm2】系列产品的热销,这款产品也带动了通讯设备行业的快速增长。

公司的净利润达到了1.2亿港元左右,利润率保持在40%以上。

所以李凡也是在构思,可以考虑将公司进行集团化重组运营了,不然后续的管理成本会越来越高。

也可以趁机在这个过程中,梳理下公司目前的业务,好方便之后的行业布局和规划。

-----------------

虽然【StarComm2】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李凡清楚地意识到,竞争对手已经在暗中蠢蠢欲动。

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行业巨头也开始加强在亚洲市场的布局,并计划推出类似的便携通讯设备。

“我们必须加快步伐,不仅要巩固现有市场,还要提前布局未来的产品。”李凡在内部战略会上说道。

曲云山和研发团队,已经开始研发下一代产品【StarComm3】,它将集成更多智能功能,如GPS定位、语音控制等。

与此同时,市场团队也在制定新一轮的市场推广计划。

特别是在东南亚和国内市场,星联科技将通过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战略,与国际巨头展开正面竞争。

-----------------

李凡站在南山区的一块空地上,微风拂过他的脸颊,迎面而来的,不仅是这座崛起中的城市特有的生机与活力,更是一种紧迫感。

他眼前的这片土地,曾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

但在他的眼中,这块地早已幻化为星联集团的未来总部——一个连接全球科技领域的心脏,一个象征着星联集团在未来几十年里,将会达到的新高度的标志。

这是1992年6月的深市,经济特区的每一寸土地,都被商业巨头们争相抢占,风起云涌。

李凡很清楚,星联集团需要一个具象化的存在。

不仅是为了展示实力,更是为了让他的公司在国际和国内的舞台上,树立起不可动摇的形象。

“李总,这块地的开发潜力非常大,毗邻多家国际企业和研究机构,未来这里必将成为深市的科技中心。”

负责这次项目的地产商言辞恳切,他的表情里既带着对南山区的信心,也带着对星联集团未来前景的期待。

李凡默默点头,但心里明白,选择南山区,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科技与商业的核心。

更是因为这片土地离他心中的目标最近——在这里,星联集团的未来将与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接轨。

此时,深市如同一条正在奔涌的河流,每个站在岸边的人都知道,唯有顺流而上,才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淹没。

而他,李凡,就是这股浪潮中的弄潮儿。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公司扩张,更是一场战斗。

在这片高楼林立的土地上,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企业在上演成败起落。

李凡很清楚,他的每一个决策,都会影响公司未来的走向,而这栋大楼就是关键的一步棋。

站在项目规划图前,李凡目光坚定。

这座未来总部大楼的设计理念,贯穿着“创新”和“连接”的主题——既是星联科技的核心理念,也是这座大楼要向世界传达的声音。

大楼外观简洁、现代,宛如一座来自未来的科技堡垒。

玻璃幕墙折射着深市的阳光,犹如星联科技在科技行业中独特的光芒。

“这栋大楼不仅仅是一个办公空间。”李凡对设计师说道,“它需要体现我们星联科技的灵魂——联结未来,改变世界。”

“我要这座大楼,能够与全球最顶尖的科技公司比肩,也要它成为深市的标志之一。”

设计师心领神会,精心雕琢着每一个细节。

大楼将包括研发中心、运营中心、营销中心、以及国际业务中心。

李凡希望未来的工作环境不仅能吸引顶尖人才,还能激发出团队的创造力。

特别是大楼内的“创新实验室”,这是李凡的心血。

他希望通过这个空间,星联的工程师们能自由发挥创造力,开发出领先时代的科技产品。

“未来的每一项革新,都会从这栋大楼中诞生。”李凡如此坚定地相信。

尽管计划清晰,但李凡深知,这一切并不简单。

施工从1992年6月正式启动,但一开始便遇到了困难。

建筑行业的工期与质量,总是难以两全,再加上经济特区的建设高峰期,资源短缺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对于初次涉足房地产开发领域的李凡来说,这些问题显得尤为棘手。

“李总,钢材价格上涨了10%,加上人工紧缺,施工进度恐怕会延迟。”工程负责人一脸无奈地向李凡汇报。

————

《革新时代的到来——星联科技StarComm2发布,未来通讯新纪元》

随着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港府和深市的科技领域再一次迎来了一款划时代的产品。

昨日,由深市本土高科技公司星联科技推出的最新产品——StarComm2便携通讯器在深市与港府同步发布,掀起了一场通讯领域的革新浪潮。

StarComm2在发布会上备受瞩目,得到了来自商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这款便携通讯器不仅具备了超前的设计,更在技术层面上远超同类产品。

无论是通讯信号的覆盖范围,还是电池续航能力,StarComm2都展示了星联科技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

星联科技CEO李凡在发布会上自信满满地表示:“StarComm2不仅是一款便携通讯器,它是未来科技的缩影。我们坚信,这将是通讯行业的全新标准,为每一个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与体验。”

李凡的发言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掌声经久不息。

作为星联科技的第二款重磅产品,StarComm2的成功发布,标志着这家公司已经站上了国际舞台的前沿。

李凡与他的团队不仅仅专注于当下的市场,更在布局未来的多个行业。随着集团化重组计划的推进,星联科技有望在通讯、数据、智能化设备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然而,随着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星联科技是否能够继续引领市场,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但可以肯定的是,StarComm2的发布已经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家公司正在用创新与实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未来篇章。

星联科技,未来已来!

——《南华早报》记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