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阐学与阐教
华历4080年8月,兰国的一位富商常与,出资为高阳五人在新兰的普觉山建立石制学院,并将院旁的一湖一山一林献与学院。
因为学院未建好,同年9月13日,五人在学院旁的紫檀树林中商讨学派要义,史称一次集结,或者第一次教会。
到第二年4月,集结完成。
五人在第一次集结中提出了学派的核心观点与目标。
高阳通过学习历史和游历五州,发现以下规律。
最初,蛮夷先是以狩猎采集为生,无君无父,无国无家。
然后有了农业和纺织,社会没有刑法,不用战争就能推选出首领。
人口滋生,开始出现贫富贵贱,出现贵族的秘密刑法和军队,要以寡临众,所以有君臣之别,内行刀锯,外用甲兵,土地人口归领主所有。
五州无不是从一小邦,发展到大国。
再到兰国出现明法,而且是士族庶民互相商量的明法,土地归私人所有,上位者不得买卖人口,于是人口众多,国家富庶。
依照这些规律,得出基本的结论:人只有吃饱了才能开始思考吃饭以外的事情,也就是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因此提出三世论。
第一世为圣人世:远古时期普遍物资匮乏,每个先民都无时无刻面对着基本的生存问题,只有极少数偶然间发现了新技术。
因为没有多余的物资,所以他们想不到也没有东西能收为己有,于是就成为了上古圣人,所以都是清心寡欲,与民同劳的状态。
第二世为君王世:物资和技术开始有了积累,一部分人不需要面对基本的生产问题,思考的人比第一世更多了。但是因为有了多余的物资,这些人可以实现,并且可以这么想了。
于是开始将公共的财富据为己有,并通过血缘传递财富,后代成为君王,大部分成为臣民。
第三世为无圣王世:更加富裕,所有人都不需要面对基本的衣食生存问题,都可以开始思考,就不需要圣人君王了。
而他们现在处于第二世向第三世发展的地步。
兰国走在诸国前列,已经到达无王的地步了。
第一世又称色世,所有人凭本能只顾活着,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吃喝住繁衍的本能,根本没有时间,也必要去思考什么礼节道德。
第二世为欲世,小部分沉沦六欲,但是能想到礼节道德,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凭本能只顾活着。
第三世为大同世,只有所有人到达欲世,在满足吃喝住繁衍的本能后,共同思考,才能明白缘起性空,脱离苦海。
学派的目标是为了解救世人,就必须到达第三世。
因为现在处于第二世,有君王臣子庶民之别,所以对三者的要求也不同。
要用法律去管理君王。
要用戒律去管理臣工。
要用鬼神去管理庶民。
这就是三理。
高阳承认各国情况不同,有的地方还需要君主,于是要用法律去束缚。
做为臣工的士子可以理解三世三理这些复杂的理论,并且会接触到大量财富,所以需要严格的戒律。
而庶民物资匮乏,没有时间也很难理解高深的道理,不能强求,但是也不能放任自流,要用宗教引导其生活,所以要用改造后的昊天教教导庶民。
try{ggauto();} catch(ex){}
三世三理是高阳想出,由其他四人补充和纠正的学派核心理论。
高阳将这些观点写成文章,反复修改后,记录在桐纸上。
在其余四人确认无疑,就定成学派第一部,也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书籍。
并取名为《阐经》。
阐,开也,本意为开门。又指开辟,引申为通过说理的方式使人明白。
于是五人的学派以“阐”为名。
李旦提出,为了完成这一目标,需要组织如释学僧团那般的团体,并由他创造严密的戒律。
并把教团的主力来源定为五民,也就是工匠,农民,奴隶,妇女,孤儿。
教团的等级分为教民,教生,教士,长老。
只有教民是信仰昊天诸神的普通民众,用教规约束。
教生从孤儿中用学派的无神论教育。
教生通过考核,成为教士,其职责是为民传教,传播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也可以从庶民中选取优异者,纳为教生。
长老是学派中的理论精深者,主导教团的事物,考核教生。
于是在第一集结中,阐学就完成了从学派到宗教的转变。
所以五人的计划是对民众传递阐教,对士子传递无神论阐学,由阐学指导阐教。
华历4081年8月,阐院开学,第一批学生是从豫州带回来,被释放的三名奴隶,四个孤儿,还有问询而来的三十七位士子。
高阳讲阐学和天文学。
李旦着手改造昊天教。
李全讲数学,法学,组织生活,日常管理。
高胜教授医学,文法。
杨宣教授历史和兵法。
华历4085年4月,一名被解放的奴隶以高为姓,以阐为名。勤奋刻苦,已经能识文断字,通过考核,成为第一位教生,其他两位被解放的奴隶成为教民。
另有一位士子周畅入了阐学。
此时五人有勾践赠送千金,又有兰国诸士子赠送的千金,早将身价献给阐教了,没有私产。
李全以周畅的名义,动用教产开始经商,获得巨大利益,除了维持学派的日常运作,还从五州购买奴隶,收养孤儿,成为第二批学子。
到4095年时,阐教已经收纳一千教民,培养出一百教生,二十教士,在新兰建立了第一个教地。
李旦主导,其余四人参与,充分利用新兰文家为了编纂新《藏》,而收集的无数资料,将《藏》精简浓缩后。
取完整《经》一部。
以《神谱》为底本,编纂《新神谱》一部,编排主要神明九十九位,祭祀方法,颂词。
以《华典》为底本,编纂《华史》一部,为编年体史书,从三皇到定帝为止。
以《礼》为底本,增删其中不合时宜的礼仪,仪式,祷辞。
以《术》为底本,增删去不合时宜的技术,加上当前最好的技术。
加上《阐经》为六书,成为阐教主要经典。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