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崇祯新明:从卢象升战死开始 > 第31章 提效战争(三)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31章 提效战争(三)

小说:崇祯新明:从卢象升战死开始作者:止起斋主人字数:1394字更新时间 : 2024-12-30 20:07:58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激发前线将领的杀敌欲望,让他们“急”起来,“怒”起来,“恨”起来,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崇祯已经听说了,那吴三桂看到公文后,怒发冲冠,整理军队,马上就带着关宁军几个中级将领找孙传庭和曹化淳请战了。

言辞还十分恳切。

不过,遭到孙传庭的严厉拒绝,说当务之急是团练诸军,训练乡兵,在敌人必返之路上进行预先布置云云,还说现在出战无疑是白白送死,惹得吴三桂好大不快,回头更加疯狂地练兵。

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只能算是抗虏的第一步。

穿越这一段时间以来,崇祯感觉非常的荒唐——自己和内阁诸人,还有兵部的工作人员,每天忙得要死要活的,可是这朝堂和京城中的绝大部分人依然过着一种悠哉悠哉的生活,几乎跟平日里一模一样,教坊司那边的青楼妓馆依然是夜夜笙歌的。

想想就气,这可是戒严呐!

一句话,这大明朝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必须激发所有人的力量,否则敌人每过几年就会再来进犯一次,这次必须把他们打疼了他们才会长记性。

东虏首级5000个,按正常的首级与死伤总数的比例,东虏将死伤2.5万左右,这是崇祯为此次大战所定下的目标。

可怎么把这些养尊处优的“大爷”们的潜能挖掘出来呢?

尤其是这京城里的各部官员和北直隶、山东的各级官员们。

……

大年三十,寒风肆虐,武英殿西暖阁御书房里,内阁众人听了皇帝的想法之后,不但没有“同仇敌忾”,反而都大吃了一惊。

方逢年最先反对:“皇上,这抗击东虏本来就是前线各级将领的责任,各位官员在后方各尽其责就是了,有些人悠闲一点是因为战争爆发后京师交通受阻,相关事务无法及时处置,战后他们就会恢复原来状态的,这没什么不合理吧?”

方逢年还是不太明白皇帝的意思,就事论事地说道。

怪不得这方大翰林在历史上第一个被赶出内阁,确实有点直,有点迂。

崇祯只得谈起一些普遍性的概念和规律:“朕要让这些官员急起来,要让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成为杀敌致胜的力量源泉,这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地区的力量源泉汇聚起来,可能就会显现出难以想象的效果”

杨嗣昌含糊其辞道:“皇上所言大有深意,暗合道妙,臣甚为钦佩!”

钦佩个屁呀,朕问的是你的态度和方法,是让你来解决问题的。

见最有办法的杨嗣昌都不应,崇祯只得尽量回忆起前世做项目时的情况,开导这几个人:“朕知道军事问题绝不单单只是军事问题,它与五府六部九卿科道和地方都大有关联,这是其一。

其二,这些地方、部门以及部门里面的岗位、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肯定是有问题的,而这些问题点就是杀敌制胜的力量源泉。

其三,要围绕着这些问题大做文章,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实际上就是在为杀敌致胜做贡献,等到战争结束,要对这些功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奖惩,该给钱的给钱,该升官的就升官。

这个事必须现在就去做,马上就去做,强制去做,从上到下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都要去做,都要寻出问题,都要有解决的措施,都要有检查,都要有结果,都要有比较,都要有个奖惩。

前方将领在拼命,后方的人也要如此,总不能前方打生打死,后方吃吃喝喝,醉生梦死的,这像什么话?”

薛国观相当敏锐的,直接问道:“皇上的想法太过惊人,可有具体的动议或下手处?”

还得是这薛国观,怪不得历史上刘宇亮之后他成了首辅。

“这是朕托人做出来的一张表,你们可以先看看”

王承恩小心地拿过来几张纸递给众人,脸上颇有得色,这可是他在皇帝的指导下做出来的,费了好一番功夫。

标题是:某部杀敌制胜、降本提效汇总表

try{ggauto();} catch(ex){}

下面有五个关键要点:

相关事项:该部围绕杀敌致胜、降本提效等主题,找出部中的相关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预期获益:相关事项的价值和收益,最好估算出数字

分配收益:相关的参与者可以从获益中提取1-2成的收益

提出人:提出者可以多获取一定的收益

事项行动计划:将时间、事件、成果、人物都安排清楚

功劳评定:功分三等,一等、二等酌情升官

考核时间:半年

考核规则:类似考成法,六科考六部,内阁考六科,皇帝考六部

几人还在琢磨其中的内涵,就听到皇帝威严的声音了:“如果不把这满城大小官员的热情强制激活,那就永远是这样一种可笑可悲的景象,咱们这些人累得要死,外面的那些臣子闲的要死,永远都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在埋头干活,大部分人就在那干坐着看景,甚至是在拖后腿。

这种局面必须要改观了,要通过这张表把那些看景的人都赶进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把众人的潜能都给挖出来,即便只是挖出极少的一部分,也会对整个战局造成积极影响”

预期的附和声并没有响起,反而是久久的沉默。

几个阁员你看我我看你,不约而同地露出凝重的神色。

如果说之前皇帝开会时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那也只是在皇帝应该做的事上尽到了应该尽的责任,但现在这个事却是在试图控驭、激发、引导整个官僚体系,让这个体系在顺从自己的法则。

尽管只是短暂控驭,半年而已。

即便如此,那也是创造奇迹了。

这种事,整个大明朝一百多年来似乎只有一个人真正做到了——张居正。

至于皇帝,对不起,这一百多年来没有一个人真正能做成这件事,即便他是皇帝,是名义上的天子。

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人性上的,也有体制性的,不说也罢。

杨嗣昌字斟句酌道:“皇上,很多问题都是积年累月所形成的,恐怕一时之间没法全部改变”

“能改多少是多少吧,每一点点的改善都会对前线的杀敌产生一些好的影响,不是吗?而且这个事不是没完没了的去做,而是有时间段的,大约就半年吧,估计那个时候东虏也出关了,那时候再一切照旧也不晚”

程国祥明显也不赞成:“皇上,事有缓急,这大明的问题非一日所成,犹如一个病人长期犯病,突然遭遇外在严重打击,此时不宜再服虎狼之药,尤其京师重地,急切间逼着上下臣僚大改前非,虽有利益,可更容易引发疑虑和震荡,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宜上下剧烈翻动,只需几个关键地方用对人,内阁、兵部和前线将领用命即可”

范复粹和蔡国用也齐声说道:“程阁老老成谋国之言,臣等附议,请皇上鉴纳”

连程国祥、范复粹和蔡国用都反对,这事看来还是太理想化了,是典型的穿越者思维,忘记了这是在腐败、低效、结党成风的明代后期。

沉默一会,崇祯脸色几番变幻后终于恢复如初:“好,国难出忠臣呀,没有程阁老这样的人,朕又怎么会听到这样的忠言呢?”

说完,崇祯走下御座,诚恳地向程国祥行了个礼。

程国祥连呼不敢,赶忙回礼。

其他几位阁老虽然显得有点尴尬,可同时也与有荣焉。

众人都是聪明人,皇帝这是在加强程阁老的地位,同时也是在增加内阁的权威呢。

果然,皇帝又发话了:“朕可以不逼迫外面的那些人,可内阁作为国家政务中心,朕自会逼迫你们的,国难当头,你们作为辅臣权威也要加强,准许你们从观政进士和相熟的举人、秀才中选取若干助手协助自己,基本限定10名,品级设定在正六品以下,军事、理财事务繁忙,杨阁老、程阁老那边可达到20名”

众人一阵眩晕,这可是唐代宰相才有的权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