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清:我裂开了!
第323章大清:我裂开了!
粘杆处,这个大名鼎鼎的特务机构,其实全名应该叫尚虞备用处。
早在雍正还是雍亲王的时候,便已经存在。
后世的一些影视、评书里,粘杆处外号“血滴子”,本质是在暗示雍正心狠手辣、弑君篡位的阴谋论。
不过“血滴子”确实有史依据。
雍正三年,雍正给广西巡抚李绂一道密旨,要他寻找一种毒药。这种毒药是用蛇毒和一种毒树的汁液混合炼制而成的,区区的一滴就可以让人全身溃烂而死,故又被称为“血滴子”。
粘杆处的成员一开始都是雍亲王府的门客和家丁,其意义便如其名,专门在夏天粘取在王府四周嘶鸣的蝉,以免叫声影响王府贵人休息。
但很快,这些人便发现“粘杆”时带来的意外收获,“粘杆”竟然成了一种很好的掩护,在他们爬高上低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胤政敌的隐私。
这个发现让胤也颇有收获,在当时九子夺嫡的紧张时期,能够提前掌握对手的消息,让胤在很多时候占据了主动权。
直至雍正继位,粘杆处顺理成章保留下来,并入内务府,由皇帝直辖。
粘杆处头目“粘杆侍卫”,还是由雍正以前王府的亲信旧人担任。其余下属成员“粘杆拜唐”,则由内务府的包衣奴才充任。
虽然这些人的职位不高,但是权势滔天,因为他们每天跟在雍正的身边,他们的话能够上达天听,直接影响到雍正的判断和决定。
后世的雍和宫,据说便是粘杆处的总部。
粘杆处从雍正朝出现,便如同前明的锦衣卫一般,直至存续到了嘉庆朝。经过那场儿戏般的天理教起义,两百来人打进了皇宫,这才终被废除。
……
雍正撤兵撤的很果断,几乎连夜拔营就跑。
明军说是要追,但却第二天早上才出发,主要是大半夜的行军本来就危险。而且还是追击战,这要是被埋伏了,便是明军这种职业士兵也得够呛。
满清大军一路连逃带撤,从宁陵撤至杞县。
在这里得到田文镜从开封紧急调运的军粮辎重,还没等清军喘口气,一封来自北京的军报送至雍正面前。
这封北京军报原本是要送到开封的,听闻皇上不在开封,已经带着大军南下归德了,这才直接一路沿着路线过来。
递送军报的,竟然是雍正留守北京监察百官的粘杆侍卫。
雍正接过军报阅读之后,终于神色大变,又反复看了两眼,确认没有看错。
北京没了?
这怎么可能?
雍正此番御驾亲征,亲率十五万西北边军南下河南,伺机与明军决战。而觉罗满保则率五万直隶八旗南下山东,靠着鲁北山地牵制,又以铁索暗钩封堵运河。
山东明军虽然兵力比之觉罗满保更多,但要想打上去,也不容易。
而且,整个山东还未从糜烂中恢复,到处都是抛荒农田,遍地饿殍。
第五军拿下的诸县,甚至因为处理流民尸身不及时,已经爆发了小规模瘟疫。
好在这只是尸体堆积,污染和病菌诱发的常规性瘟疫。
明军有着大蒜素在手,好歹算是把疫情控制住了。
但这些只是前线兵战的部署,雍正万万没想到,自己在前线御驾亲征,北京后院居然能起火。
放火的,还是被软禁快两年的老八胤。
……
雍正太自信了,而且又在皇位上稳坐两年,居然完全忽略了自己那帮被软禁的兄弟们。
尤其是被其强行软禁的八阿哥胤,康熙六十一年的胤虽然已经基本断绝皇位指望,但这不代表胤背后的势力都没了。
try{ggauto();} catch(ex){}
历史上,雍正甚至顾忌于此,还在继位以后与其妥协。封胤为总理议政王,与怡亲王胤祥一样的地位。
直到后面稳固了以后才对其开刀,但这个时间线,南方朱皇帝闹得太大,把康熙都给活活气死了。
这些种种,导致雍正判断发生失误,不仅未与胤妥协,反而还采取强硬手段,将胤背后的势力连根拔起。
这在乱世并无什么问题,乱世用重典,盛世需宽仁。
可乱世重典,需要依托四个字,兵强马壮。
雍正很明显不符合这四个字,南方一败再败。直到今年,整个南方基本全丢,就连青海罗卜藏丹津那个弟中弟都敢起兵反清了。
满清高层贵族早已对雍正颇多微词,而且雍正的性格也有巨大缺陷,康熙曾对其评价“喜怒无定”。
这在历史上也得到印证,雍正为政期间,不仅严于律己,也严于待人。在他手下便是潜邸旧臣,也不能吃干饭。
哪怕兄长贪污两百万两的蒋廷锡,也是的确才干颇高。从办学到修治水,样样精通,还画的一手好画。最开始做官也是因为康熙喜欢蒋廷锡的画技。
那些满清王公、八旗贵胄都或多或少,被雍正各种打压,有些是因为能力不足,有些纯粹是政治打压。
胤作为昔日参与过九子夺嫡的“八贤王”,其输并非输在能力,而是康熙亲自下场。
这其实源于康熙对于皇子夺嫡的厌恶,即便胤能力突出,康熙也对其十分不喜。
胤、胤能进入夺嫡“决赛”,纯粹是胤、胤都看明白了,两边都采取了不争是争的策略。
胤韬光养晦两年,这次趁着雍正亲征南下,悍然发动。
短时间里迅速串联聚集起一大批被雍正贬官,以及对雍正极度不满的王公八旗。
而北京城中的八旗精兵又都被带去了河南、山东二省,胤早有准备,几乎未费吹灰之力便控制了整个北京城。
北京变天了!
拿下北京的胤并未直接称帝,而是先行将那些汉人勋贵全部抄家,得到钱粮以后立刻开始大范围募兵。
被抄家的汉人勋贵很多,其中便有延恩侯朱之涟、靖海侯施世范、海澄公郑安福等。
这三位,第一个是老朱后裔,法理上还是朱皇帝的远亲,第二个是施琅幺子,第三个是郑克长子。
没一个好下场的。
胤掌权后,先是软禁内阁大学士,又一口气罢免大批雍正系官员。并将空出的官职分与那些满洲王公、八旗勋贵,既是笼络也是绑在一条战线。
仅用数日,北京城便被打造成铁板一块。
胤旋即突然宣布,立爱新觉罗弘历为帝,并宣称其父雍正无德,遥废其帝号,改遵太上皇。
新帝年号勘定为“宣统”,意为宣示正统。
胤则被新帝册为摄政王大臣,随即以新帝名义下旨,向漠南诸部、关外八旗、索伦部调兵入关勤王。
大清裂开了!
……
杞县。
“胤、胤这两个乱臣贼子!”雍正毫不顾忌皇室颜面,当着随军文武的面破口大骂。
胤还好说,胤纯粹是被迁怒的,因为胤虽然脱困了,但其实已经变成了胤的小弟。
蒋廷锡说:“皇上,当务之急,应当即刻想办法回师北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确实不堪设想,雍正的帝号都已经被废了,留在北京的势力几乎全被瓦解,这个报信的粘杆侍卫还是侥幸逃出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