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灵感天才
轻轻的、淡淡的……熟悉的椰子清香带着些许海风和太阳的味道,大拇指细细地在指尖滑过,在皮肤和皮肤的摩擦之中仿佛能够触摸到夏天的气息,心绪隐隐有些躁动,一点点灼热还有一点点明亮。
哐当。
地铁停靠的声响猛地唤醒陆潜,注意力收回来,快速站起来冲了出去,在地铁再次出站之前开门离开,最后时刻才避免了坐过站的窘迫,然后目送着凌晨时分的末班车渐行渐远,这才转身迈开脚步。
指尖轻轻一捻,仿佛依旧能够嗅到椰子清香,但马上又如同烫伤指尖一般将手指蜷缩起来。
走出地铁站,深秋夜晚的清冷和萧索扑面而来,此时才想起来,自己的外套留给了齐眉,居然忘记带走,一个接着一个汹涌而来的寒颤让陆潜不由抱紧了双臂,脑海里纷纷扰扰的思绪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想着,夏天已经结束了。
踏踏踏。
陆潜快步小跑起来,一路冲回家。
咿呀。
陆潜小心翼翼地放轻脚步,唯恐自己吵醒林汉洲,结果大门还没有来得及关上,就看到林汉洲抱着膝盖坐在大厅沙发上,眼前的桌子上摆放着自己的电脑,精神奕奕的模样哪里有半分沉睡的迹象,反而是他轻手轻脚的动作显得特别滑稽。
等等,电脑?
陆潜的心脏猛地收缩起来,林汉州正在做什么?难道是……“突袭”的原片?
但是,残存的理智还是悬崖勒马,控制住了自己的急躁和焦虑,为了避免惊吓到林汉洲,放轻脚步,缓缓地靠近沙发,从斜后方看看林汉洲的视角,理智很快就回到了脑袋里。
啪。啪。啪。
林汉洲正在电脑前面操作的动作有些生疏也有些缓慢,可以看得出来,他并不熟悉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但是电脑屏幕上的画面却呈现出另外一番面貌,行云流水、轻车熟路地剪辑拼贴,时间线被打乱之后又被重新组合。
难道林汉洲正在……剪辑?
陆潜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担心林汉洲捣乱,而是好奇林汉洲为什么会对剪辑感兴趣?
这不是陆潜第一次和林汉洲单独相处,以前陆潜也尝试过其他不同的事情,但林汉洲从来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特别的兴趣,一直到今天。
细细回想一下,从下午的剪辑开始,林汉洲就十分耐心地在旁边观看陆潜工作,全然没有以前稍稍时间一长就不耐心的模样,全程都非常专注,而且完全没有打扰陆潜的工作,这是以前很少见的情况。
当时陆潜并没有特别在意,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剪辑工作上,现在看到林汉洲的动作,有些事情就能够得到合理解释了。
至于“突袭”,陆潜一点都不担心,反正胶卷原片还在剪辑室里,数字版本也有另外几个备份,唯一可惜的应该是自己这两天在家里剪辑出来的版本;但陆潜对这两天的工作本来就不满意,毁掉也就毁掉了。
林汉洲全然没有察觉到陆潜的出现,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里,就好像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一般。
专注而投入,眼神里隐隐闪烁着亢奋和雀跃,这样的林汉洲是陆潜记忆里从来都不曾出现过的模样。
平时,林汉州总是孩子气的,稚嫩而生涩、懵懂而莽撞,就好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时时刻刻都需要照顾,稍稍不注意就可能出事,也正是因为如此,林家夫妇总是不放心孩子,希望邻居能够帮忙照顾。
毫不夸张地说,林汉州是整个公寓楼所有邻居互相帮忙带大的。
现在,林汉州却是睿智的,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沉稳而雀跃的活力,终于展现出与年龄相符的成熟,尽管举手投足之间依旧带着些许笨拙,但明亮的眼神却展现出令人信服的投入,仿佛正在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一般。
也许,天才们都是如此?
陆潜认真地看着林汉洲的动作,很难相信,林汉洲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剪辑工作。
其实,从操作来看,林汉洲并不熟练,快捷键完全不知道,就连电脑软件的功能也还在摸索之中;但从效果来看,林汉洲脑海里的天马行空却能够赋予剪辑点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最后组成镜头画面。
比如今天下午陆潜一直在反复寻找合适剪辑节奏的这一段镜头。
这是电影第一幕的一个桥段,特警队进入公寓楼之后,一路潜行,没有惊动任何人,却在三楼遇到了一个孩子。
孩子是早晨被尿意憋醒,前往公共卫生间解手,准备回去继续睡觉,结果就看到全副武装的特警队。
于是,双方就形成对峙。
特警队不想要伤害无辜,要求孩子保持沉默,然后跟随他们一起前进;但孩子已经受到公寓楼的影响,深深认为警方是破坏他们平静生活的罪魁祸首,他想要预警公寓楼里的其他人。
这个桥段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是展现公寓楼里自成体系的小社会,另一方面则是展现特警队在执法阶段的尺度——
这也是此前阿泰和江涛制服那位回家照顾妻子中年男人的道德争议延续,进一步将正义与邪恶的抉择呈现在观众面前,跟随着阿泰的视线提出更多疑问和拷问,在完成阿泰人物弧光的同时又抛出一点思考空间。
那么,应该如何剪辑呢?
常规路线的剪辑就是,先看孩子的表情,再看特警队的表情,然后僵持的画面,再就是孩子冲刺出去预警的画面,下一个镜头就是特警队顶头上司扣动扳机。
但这样的剪辑线路太过中规中矩,而且也无法展现道德抉择的张力。
如果陆潜追求的是“还不错”的效果,那么如此剪辑就已经能够满足;然而陆潜还是希望能够赋予电影更多生命力,特别是陈慕的镜头感非常好,剪辑应该展现出陈慕在静止和运动之间切换的呼吸节奏才行。
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所以,陆潜一直在思考着更加独特的切入视角,赋予节奏和镜头更多生命力。
然后,林汉洲给出了一种可能——
全程以孩子和阿泰的视角切换,化繁为简地呈现这场戏的张力,这恰恰是陆潜此前所忽略的一种可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