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内外两分 故地重游
越衡宗。
木愔璃望着面前浮动的一张镶金玉叶笺,沉吟不语。
信笺是秦梦霖发来,详细论述了关于木愔璃道术之路的机缘与危机、卜算之所得。
其实在近两年的修持中,木愔璃也逐渐琢磨出些许味道来。
她的最强神通,也是越衡宗开天辟地以来第一门完整的“十八法”——人我之余,木愔璃对其自然是有几分感情的。
要知道,此法可不仅仅是十八神通之一。
三千妙术,凝练十八,其中修持法诀之人具备极大的自由度,将所修神通往何处发展。
换一种说法,神通之性相,可塑性极强。
木愔璃提取人我之余中“调和中外”的奥义,使得自己修缮的其余十七种神通,甚至包括“星落乾坤印”这样的纯攻击性神通,皆有一种感通内外、巧借物象的精神,并不为难。
这就是所谓的“一以贯之”。
与越衡宗星君岳玄英“天心摇落”之法为十八法之尊道理相同,只是层次更高,无论是作为精义始祖的“人我之余”,还是其余十七种神通,都达到了无限接近完道的最高明境界。
若如此做,将神通之中的“破绽”或云“不足”凝练在和物象相关的部分,那么便可以得到一桩好处——
不止是“人我之余”可以用食道灵鱼补足圆满;其余神通,亦能用“食道灵鱼”补足圆满,而不必一法借用一物。
举一反三,渐次推演,起初倒也顺畅无碍。
但是随着经营渐深,木愔璃却发现了问题。
若所有十八种神通的欠缺,通通凝练在“外物”一项上,那恰恰是有悖于“人我之余”神通内外和谐、人我合一的宗旨。
真正正确的方案是,以“人我之余”为首的九种神通,如此施为,落墨于“人我之余”中的这个“余”字;
另外九种神通,则是围绕于“人我之中”,将一线破绽埋藏在心念之中,再用一件不亚于“食道灵鱼”的秘宝加以补足。
若是数百年之前的越衡宗,在短短百载之内炼之一件和“食道灵鱼”层次相若的宝物,势必极为困难;但如今合越衡、缥缈、隐宗、几大妖族之力,再加上镜珠所传的炼器之法,单论炼之宝胎实体,凭借八十一年的火候足能做到。
关键是此宝所藏的“宝灵”。
如果说食道灵鱼补足的是外物之和谐;那么这件新炼制的宝物要补足的,却是本心之圆满。
其目的是使得心中的“回眸照影”真切坚韧,构成不亚于现实世界的存在。
此“灵”最合适的形式,便是“回眸”中真实存在的人物照影。
原本这一人选最合适的是归无咎,因为在木愔璃的“回眸心念”中,最精彩的画面便是初入越衡之时、酣宴之后,和归无咎在湖畔漫步的景象;以及归无咎离开越衡时的一番话语。
若是归无咎迄今为止并未与木愔璃见面,这幅画卷深藏四百年,那么他便是不二人选,木愔璃寻得归无咎之后,便可描摹心印。
但问题是归无咎后来与木愔璃数度相见,甚至木愔璃道术之精进与归无咎脱不开关系,食道灵鱼亦是得自归无咎之手。无论彼此,成长过程历然可见。
如此一来,由于和真人密切联系的缘故,“过去”和“现在”的界限被打破,将会制造出别样的干扰和混乱。
至于时时刻刻和同处宗门、一同成长的宁素尘等人,那是更不必说了。
除了归无咎,更深刻的就是童年记忆了。
只是洵山巨御部南北诸寨中人,皆是肉体凡胎,此时忽忽四百载过去,当是早已谢世。欲寻有缘之人,固已难得。
自己道术之中的危机,应在何处呢?
思忖了一阵后,木愔璃哑然一笑。
静坐苦思,本非善策。修道之人道心明练,庶可称算无遗策,但是正因如此,行事更忌想当然。
究竟如何,一探便知。
想到这里,木愔璃长身而起,不多时便纵出越衡宗正门之外,身入青虹,向下一跃!
……
立于碧波巨浪之上百丈的高度,木愔璃飞遁一阵,终于来到玄渊海的北岸。
晋武帝勒石记功之碑,巍然可见。只是又过了数百年,这石碑也显得有几分斑驳了。尤其是最后“以彰至尊”的“尊”字,由于笔画较多,许多碎屑脱落,已显得模糊不清了;初见之人,只能从上下文文意上勉强猜测出来。
以修道人的手段,其实巨御部距离越衡宗极近,说是家门口也不为过。但木愔璃踏入道途之后,今日却是第一次回返。
在初入道的三年,木愔璃曾由南宫掌门陪伴,遥遥在山门之外、云中眺望,远观巨御部和自身亲族劳作景象。但是随着自己洗尘关渐趋圆满无碍,这一步骤也舍弃了。
后来木愔璃三千法成,明悟上进机缘,心性到了驯熟无碍的境地,此时回返故地,并无不可,亦不伤本心。但是那时她之亲族早已谢世,缘法已了,也就不必成型了。
木愔璃飞遁至逶迤长岭之间,却见山巅处有一建筑,规模甚宏,高度在晋武帝所立石碑之上。
那是一方玉座,玉座之上,坐着一方栩栩如生的玉象。
玉座半似莲叶,只是“叶”形过于粗短圆润,倒更像是一只波浪形的圆满。至于其上所载玉象,是个十来岁的少女形象,身着绿裙,双目之中透露着灵动黠慧,不是当年的木愔璃,更有何人?
以木愔璃的造化,纵然令巨御部壮大繁盛,甚而成为一国之主,人人尽享荣华富贵,又有何难?
只是木愔璃并不愿令其不劳而获,骤得富贵。
所略施援手,不过稍稍改善了巨御部的生存环境而已;至于其生存延续,依旧是自力更生。
木愔璃成为重鸾殿副殿主后,命一元婴真人施展手段。在草原以南遍植一种较寻常树木高出三倍的“青衡木”,宛若一道横亘东西的小型山岭屏障,同时又立下禁制,令玄渊海波及四周的海浪降下一等。
这两件事看似极不起眼,却极大改善了巨御部的生存环境。
从前南北诸寨虽然在山脚下建立民居便所,但是真正到了环境险恶之时,就得移居于山壁之中的洞穴。寒风海浪极大的改善之后,如今山脚下石屋、木屋鳞次栉比的建立起来,颇成气候,纵然是王朝中的远郊重镇也不过如此。
那作法之人留下遗迹箴言,告知因果。
百余年前巨御部曾有一人迈入仙门,族中人人皆知,由此感念木愔璃之功德,立下庙宇祭祀。
木愔璃观望一阵,只觉心中有一丝异样感受。
就在此时,那具象旁边的两间门户,木门打开。
迎面走出来一个微微驼背、手持烟杆的老者,须发半白。
此时是日出未久之时,这老者双目半睁半眯,原是迷迷糊糊。只是抬首一望,却见一人轻纱舞动,漂浮在半空之中。
这老者原本吃了一吓,但定睛一望,面上却露出一丝不可思议的神色。
他又连忙转首,望着那巨像一眼。
木愔璃之容貌,不过是十六七岁,较之当年离去时大不了多少。虽然童年时变化最剧,但轮廓宛然,依稀可辨。
再加上她服饰款式虽与当年不同,但是颜色喜好,却是一般无二。
少顷,便听这老者高声呐喊道:“元济祖姑显神下凡来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