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零章 铩羽
沈光林还没去津城呢,反倒是被李蓉拉着要去坐一趟地铁。
地铁有啥好坐的?
沈光林都不知道这个年代京城地铁竟然已经通车了。
别说,还真的有,而且已经建好10年时间了,只是以前由于战备需要,并没有正式运行,也就是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地铁一号线这才正式投入运营。
这段地铁路线不算长,是京城地铁一号线,从苹果园八宝山一线到崇文门京城火车站一带。
其实,一号线的起点站是福寿岭站,早在1969年就建设完成了,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到2020年都没有正式启用。
据说,这里曾经发生过灵异事件呢,也不知道真假。
京城的灵异事件很多,曾经有部电视剧,叫做《朝内81号》,讲述的就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佛香阁和东直门簋街,似乎,375路公共汽车也是一段不错的故事。
沈光林不信这个,只是李蓉在听了这些故事之后躲在被窝里发抖,非得要沈老师抱着她,然后抱着抱着就要发生点故事。
无论讲的什么故事,都要以这个姿势结束。
太难了!
坐地铁不用赶早,能够赶在12点之前回来就行,再晚地铁就停运了。
李蓉带着沈光林喜滋滋的在站台买了票,他们准备从头坐到尾,然后又坐回来。
不为别的,就是玩。
现在坐地铁很简单,只检票,不安检,也不查验健康码,不是绿码也能通行。
但是地铁的票价需要一毛钱人民币,还是挺贵的。
也可能是刚过完年,坐地铁的人不多,大家不赶时间的话还是坐公交车划算一些,毕竟可以买月票嘛,但愿没有碰到375路公交汽车。
体验过坐地铁的感受之后,接下来就该去津门访客了。
要是再不去的话,李蓉就该开学了,这样就没有人陪着沈老师了。
她可不放心沈老师一个人去,万一再带了个别人呢,比如那个姓章的就天天虎视眈眈的就等着鸡蛋裂缝呢。
津门这座城市的历史并不悠久,是一座因为航运才发展起来的城市。
而京城的航运源于元朝时期,那时候河运和海运并行,漕船也是可以从直沽口直接登录的。
到了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就是从这里沿着运河南下而进行“靖难“的,这个登船的渡口就被叫做“天津”,意思就是天子上船的地方。
津门在以前一直属于直隶省,也就是后来的冀北省,省会北平。
建国之后,1966年,冀北省的省会由津门迁至宝定,津门重新成为直辖市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由于京城至津门的距离并不算远,沈光林决定开车前往。
这个年代国内还没有高速公路呢,想出门体验驾驶的乐趣只能走国道。
就是在家里体验驾驶的乐趣那就只能走正道,走后门早晚会出事的。
国内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魔都的沪嘉高速公路,要到1988年才会正式通车,而且它的总长度只有18.5公里。
沈光林也想过了,他要是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话,在津门投资建厂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上次那个药厂再也没有联系过他也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那么大的厂房,可惜了。
出发了,小姐姐开车很稳。
沈光林坐副驾驶可以假寐也可以摸点软软的东西取暖。
小姐姐脸很快就红的像一朵盛开的玫瑰花。
现在还是正月,春天还没过来呢,寒风料峭,路上看不到什么行人,路边全是光秃秃的白杨树和黑压压的老鸹窝。
其实,白杨树上的窝是喜鹊搭建的,并不是乌鸦,喜鹊在北方方言里一般叫做马嘎子,其叫声并不好听,喳喳喳喳的。
有句祝词怎么说来着:
树上喜鹊叫喳喳,我村又添幸福花。
新楼新车都得要,砸锅卖铁娶回家。
120公里的路程,开车需要三四个小时,早上出门,中午能到。
当然,开累了可以休息一下,反正路上也没别人,还可以做个游戏。
老妹啊,你等会儿啊,咱俩破个闷儿啊。
他们的目的地电子十八所位于南开区,距离南开大学并不远。
津门其实有两所好大学,排名也不相上下,但是只有一所全国知名,另一所甚至很多人都没怎么听说过。
进城的时候刚好是中午,可以品尝一下津门的美食了。
两个城市别看距离不远,无论语言还是生活习惯都不一样的,津门话是苏北、皖北一带的方言演变而来,是当年朱棣登基之后,迁移了江淮一带的人民驻军津门,从而形成了这里的独特方言。
当然,烟台和大连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讲的话也是江淮方言转变而来的,这都是明朝卫所留下的历史印记。
来到津门了,就不得不提它的美食,比如狗不理包子。
沈光林也想看看,这个难吃又贵的包子在80年代的味道究竟怎么样。
不吃不知道,吃了才觉得,齐鲁人爱吃大蒜还是有道理的。
因为蒜真的能解腻。
穿越之后,沈光林吃惯了肉食,果然享受不了这种油腻到嗓子发痒的肉包子。
说实话,这玩意真的不如津门的煎饼果子好吃。
煎饼果子其实是津门特产,因为临沂一带的煎饼和这种是不一样的。
在津门,煎饼里面包裹一根油条或者薄脆,刷上酱料,吃起来就会特别带劲。
而在北方话里,油条也叫果子,所以煎饼果子原本的意思就是煎饼卷了一根油条的意思。
后来为了偷工减料或者调整口味,这才把油条换成了薄脆。
当然,薄脆也有另外名字的,在北方广大地区,它也叫做“焦叶子”。
当然,津门还是有自己特色菜的,比如油炸蚂蚱,罾蹦鲤鱼。
油炸蚂蚱好吃不好吃沈光林不知道,他也不敢吃,反倒是蚕茧他挺喜欢的,知了猴和豆虫也能吃一下。
这几种昆虫里面,豆虫是一种更加昂贵的食品,需要克服的心里障碍也更多。
京城西郊有个酱油厂,每到夏天,那里就有一道名菜,叫做“炸肉米”,沈光林只听说过,还没吃过,因为这才是终极挑战。
天寒地冻的,随便吃点能够取暖的食品就好了。
吃过午饭,沈光林和李蓉就到了十八所,即使有介绍信,即使有工作证,沈光林还是没能进去,这里竟然还是涉密单位,寻常人等不得入内。
折腾一下午,白忙活了。
得嘞,咱去听几段相声吧,毕竟难得来一趟。
现在小黑胖子还没过十岁吧,故意还在学艺,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沈光林就在听了一段不知名演员说的扒马褂,然后就准备找地方休息了。
就在沈光林想着第二天就回去呢,晚上有人来找他了,是十八所的人,对方同意他进厂参观,但是要签署保密协议。
签署保密协议当然没问题,但是对方竟然说从这里参观学习之后,自己不得偷偷研发太阳能光伏科技,所有成果都是十八所的,他和京城大学不得私下研究。
这就过分了哈,他又不是钱老,去苏联访问还专门晋升中将,完了就能够学不少有用的东西回来。
沈光林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但是看这个架势,自己还是离远一点吧,估计从京瓷,夏普,欧瑞康学习知识还更简单一些,不行就发访问申请嘛。
沈光林已经不是无名之辈了,他已经是一阶学者,目前所差的就是一个有分量的奖项。
7017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