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五百九十三章 行业变迁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五百九十三章 行业变迁

小说:重生之乘风而起作者:二子从周字数:1173字更新时间 : 2024-08-24 08:03:17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重生之乘风而起正文卷第五百九十三章行业变迁“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不可能出手的。”周至笑道:“所以不管多少都只能是个听着玩儿的数字。”

踢了踢硬卧下的箱子:“能够把这些出手是正经。”

“切!那是我工美的东西。”费观又开始鄙视周至:“最看不上你们这些个体户,空着手去,摆明了就是还打算空手回,想着捡漏发财!”

“现在还能有多少捡漏发财的机会呀?世道都不一样了。”

“也是,说起来啊肘子你算是晚生了十年,要是十年前你就有现在这身本事儿,遍地的宝贝可随你挑啊。”

“对了,一路无聊,费叔你就给我们讲讲这行当里头的龙门阵呗。”

费观从行礼里边取出一个饭盒,打开来周至看着怪眼熟:“这些卤味……”

“吃过老张的拼盘,别的卤味都不香了,昨天我特意去了趟厨房,将他没用完的所有卤菜都打包了,吃吃,我们边吃边聊。”

“车动了。”义兄看着窗外缓缓向后移动的站台说道。

周至从自己包里摸出一瓶老窖:“武哥今天可以喝点儿了吧?我们边喝边聊!”

江武从自己包里也取出一大袋花生,笑道:“这个是山东大花生,战友从北方带来的,咱一路给它吃回去。”

列车速度渐渐地加快,很快开出了城市,开过了郊区,看上了两侧都是即将成熟的稻田的平野。

“说起咱们国家的古玩行当啊,经历过几次关键的节点。”费观用食指和中指拈起一片牛肉放到嘴里,泯了一口酒:“说起来啊,我们国家的古玩行,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三十年里,三场大变。”

“你们知道建国之初,咱们国家最多古玩的地方在哪儿不?”

“不是一直都在首都?”

“错!那个时候,古董最多的地儿在东北,在常春!”

“那个时候啊,常春街头文物以麻袋论价,不少国宝级珍品混杂其中,在当时古玩行被称为‘东北货’,各地古董商都到那儿去进货。”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那个时候国人之间的交易已经大量减少,古董商收进文物,都是走的‘国际贸易’,下家都是欧洲、岛国、米国的古董商,他们负责收购。”

“针对这种现象,国家虽然刚刚成立,东南西北都还没有全消停,就先出台了一个法规——《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紧跟着各地都逐渐颁布了地方法规,并成立了文物管理部门。”

“这个法令所依据的观念,是珍贵文物应当归国家所有,只能在中国境内交易,不能外流。”

“这其实一直是不少老前辈们的共识,不少的收藏大家为了保住国宝不流向外国,不惜倾家荡产。”

“但是少数人的道德理智,干不过多数人的趋利之心,直到新中国这部法令的成立,才算是有效制止了文物的无序外流。”

“无序外流,其实就还是有外流的。”周至叹气。

“估计也没有多少,毕竟一两年后,中国基本上就没有外国人了。”义兄突然来了个他特有的黑色幽默。

“乔老爷说得在理。”费观笑道:“后来为了创汇,就把规矩改了,当时外贸、公安、文化,三部联合发令,规定了三类文物不许买卖出口——以一八零年为界限,之前的所有文物;一八零年以后的官窑、家藏款文物;以及建国后新出土文物。不许出口,除此之外,都是可以买卖。”

try{ggauto();} catch(ex){}

“也就是东汉前的一刀切,东汉后的官窑器传世品一刀切,建国后的一刀切,剩下的还能往外走,是吧?”

“对,差不多的意思。”费观笑道:“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古董在国内基本已经无人问津,很多古玩行都衰败的不行。”

“韵古斋那时候是琉璃厂最大的店,建国前有十来个人,后头剩下了六个,宝古斋也就六七个人,通古斋除了掌柜的外,就一个伙计,其他就都是连家户了。”

“最后干不下去了,都改了行当。韵古斋公私合营后做起了茶叶生意,韵玉斋卖起了粮食,宝华斋卖起了炒货。”

“当然也不是全都改完变茶叶伙计米面伙计。比如振华斋的耿宝昌,敦华斋的孙瀛周,就是把文物捐给故宫博物馆,自己也跟着文物去了博物馆,当了研究院。”

“更多的一部分,将店内的藏品捐献给了国家,古董行则成了隶属外贸系统领导的‘工艺品公司文物部门’,就类似我们工美的前身,而店里的老板和伙计,也就成了吃公家饭的人。”

“为什么文物部门的上属机构会是外贸部,是因为当时的观念——文物属于废品,鼓励以旧换新,出口到外国可以换取外汇,支援国家建设。”

“后来又因为文物业务包含旧书,于是又划归新华书店,成立新华书店文物科,之后不久,因为它的更多业务与图书业无关,就独立出来,成为一直延续下来的文物商店。”

“有些商店能够做大,就成了兼营工艺美术品的商场。”

周至明白了:“这就是为什么蜀都新华书店,工美商场,古籍书店都挨在一块儿的原因,因为之前本来就是一家!”

“就是这个道理。”费观笑道:“后来就是这个国家文物总店管理着各地的文物。主要任务就是三件事儿——收货,送货,卖货。”

“收货就是以收集流散文物、向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提供文物为第一要务。那个时候有收购文物权力的单位,只有文物部门和出口公司。”

“拿行市最大的首都来举例,首都文物商店在城里设立了三个收购站,分处西单、琉璃厂和地安门,除了三个坐店,文物商店的师傅被分为东北、南方、西南三个小组,常年在外收集。”

“这些人基本就是合营前古董行的老伙计,他们是行家,眼力好,门路熟,他们去看东xz家才拿出来给看,新人去了,藏家都不敢拿出好东西来。”

“这种情况到了六零年又发生了变化,六零年以前,收购的同时也有买卖,因为老师傅带有老作风,价格合适的时候就会转卖;而六零年之后,买和卖就分工了。”

“文物商店收购上来的东西,经鉴别后,把文物价值高的送交总店,统一调配给各地的博物馆、研究机构。其余的分为三等,由文物商店出售。”

“第一等放在商店的‘内柜’,通常在楼上,专供重要客户,行家里手。”

“第二等在‘中柜’,面向广大民众。”

“第三等就是可以出口的大路货,挂上了外宾供应处的牌子,所谓‘外柜’专卖可以出口的文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