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大清掘墓人 > 第237章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237章

小说:大清掘墓人作者:猫爵士字数:2083字更新时间 : 2024-10-25 16:30:14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百里长风一番话这几个例子一举出来,很多人都纷纷点头。

对啊,这么一说这“楚”的王号的确有点不吉利。李大帅开国称王,肯定是希望能够国运昌隆,长长久久的。

虽然也有人不同意百里长风的话,但是李弘这时候也开口赞同道:“百里先生所言有理。”

既然李大帅都亲自开口了,那“楚”也被排除在了选项之外。

很多人于是就大概也猜到了李大帅的喜好,纷纷提出了“秦”,“汉”和“唐”三个选项。

秦,汉,唐无疑都是华夏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在历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共同铸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篇章。

一、秦:统一六国,奠定大一统格局;统一后的秦朝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等,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制度创新,影响深远:秦朝创立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制度,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等,这些制度为后世封建王朝所继承和发展,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走向;修筑长城,保卫边疆。

二、汉:长期稳定,国力强盛:前后延续了四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较长的朝代之一。

在这一时期,汉朝的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汉武帝时期,汉朝更是达到了鼎盛,通过多次对外战争,扩大了疆域,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版图;独尊儒术,确立正统思想;科技文化,辉煌灿烂

三,唐:盛世辉煌,万国来朝;开放包容,文化多元;制度完善,影响周边

唐朝的制度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以唐朝的制度为蓝本进行的。

对于这三个选项,每一个都有不少人支持。众人各执一词,相持不下。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李大帅心中应该已经有了倾向,但是能在李大帅面前耍一下存在感还是不错的。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众人最终都安静了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李弘,等待他的决定。

李弘沉思片刻,然后缓缓站起身来,沉声说道:“本帅决定,选择唐作为国号。”

大唐的确够强,又是华夏历史上的黄金时期,而且存在了也有将近三百年。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李弘姓李,而大唐皇室也姓李,这为他攀亲戚认祖宗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虽然李弘知道自己可能跟李二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如果能攀上亲戚的话他也不反对。

这对于他聚拢人心有着很大的帮助。

百里长风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刻闪身走到,双膝跪地大声道:“臣拜见唐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其他人一看,也都纷纷拜倒,高呼:“臣拜见唐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不休,让人振奋。

李弘站在王座前面,看着下面拜倒在地的众人,一时间心潮澎湃,意气风发,颇有一种天下尽在我手的感觉。

他伸出双手沉声道:“诸位免礼平身!”

“谢唐王殿下!”

事后,李弘在王宫之中第一次以唐王的身份赐宴给众人,虽然饭菜并不多么丰盛,甚至有些简谱,可能还比不上这些人在家平时的档次。

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却一个个喜气洋洋,深感荣幸。

毕竟今日能在唐王殿下面前刷一波存在感,而且还能得到唐王赐宴,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赚大了。

唐国初立,必然要大肆封赏任命官员。如果今天能在唐王殿下心中留下印象,说不定就能给自己或者家人亲朋谋个一官半职。

虽然如今的唐国占领的地盘才不到天下的的一半,但是没有人怀疑有朝一日唐王会一统天下。

他日唐王殿下真的一统天下称帝登基,那他们这些人可都是从龙之臣啊。

在宴席结束之后,这些人一一拜别新鲜出炉的唐王殿下,然后返回了家中。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将这等大事与他人分享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和声望。

在这些人离开之后,李弘又留下了百里长风等人,吩咐他们要尽快筹办称王大典,要求既要隆重,但是又不能过于浪费。

唐国初立,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能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情当然最好。

百里长风保证不会让李弘失望。

随着那些受邀进宫的人返回家中,李弘欲称“唐王”的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南方各地,甚至都传到了江北。

相对于江北的清军上下瑟瑟发抖,长江以南的则是一排人心振奋,万众期待的场景。

到处都有人在议论这件事。因为李家军之前展现出来的强大的战斗力,以及他们对于百姓的秋毫无犯,再加上李弘进城之后的种种善待百姓的举措,让他在南京以及被他占领的区域都是深得民心,所以百姓们对于此事的反应大多数都是欢呼振奋,希望李弘这位唐王殿下能够给他们带来安乐和平的日子。

至于各地的士绅们,则是琢磨着怎么去讨好巴结这位唐王殿下,从这位唐王殿下手中讨到什么好处。

而那些读书人,则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聚集在一起讨论起了唐王殿下将来开科取士的事情。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些人有些是秀才,有些是举人。甚至还有人中过进士当过官。

这些人是最热衷当官的一个群体,他们猜想唐王在称王大典之后必然会开科取士,为秦国朝廷招贤纳士,到时候他们就有了步入仕途的机会了。

而且唐国新立,底蕴不足,他们很多人以前在大清虽然难以中举,难以入仕,但是在唐国的机会应该会大上很多。

还有很多江湖草莽,一个个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也活泛了起来。

如果有的选,没有人愿意一辈子混迹江湖。

真实的江湖可不像武侠小说之中那么浪漫惬意,反而充满了艰辛和危险,随时都可能丧命,完全跟浪漫惬意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这些人想着如果唐王殿下将来再继续招兵买马的话,他们就有机会加入唐军,建功立业,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try{ggauto();} catch(ex){}

而那些之前上了劝进表的土司老爷们也从唐王这个王号之中明白了李弘的志向,心中对于李弘更加的畏服,于是都在挖空心思地琢磨着在李弘称王大典的时候送上什么贺礼,要不要亲自去南京参加唐王登记大典的个问题了。

很快,时间就到了举行称王大典的日子。成都城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前往已经被改名为“唐王宫”的王宫广场去亲眼见证唐王殿下的称王大典。

称王的流程繁多,并非只是单纯举办一个大典就足够了。

在举办大典之前,要找一些年纪大,经验丰富的卜者用龟甲,蓍草等方式来询问上天的旨意,判断此次称王是否顺应天命。如果占卜结果为吉,就会被视为上天对新王的认可。

当然,占卜的结果必然是吉兆,否则的话卜者自己就会遇到凶兆。

另外,还要观测天香,寻找一些特殊的天象来作为祥瑞兆,显示上天会庇佑新王。

最常见的就是紫微星亮。

紫微星被视为帝王之星,代表着皇帝。

古代占星家认为,紫微星居于中天,位置永恒不变,众星皆围绕其旋转,就如同皇帝在人间的地位,至高无上,统御四方。当紫微星明亮耀眼时,被认为是帝王圣明、国家昌盛的征兆。

负责为李弘占卜的卜者同样观测到了紫微星大亮的天象,这预示着即将称王的李弘有着帝王气象,有朝一日将君临天下。

看着那些卜者一本正经地向自己解释卦象以及天香显示出来的吉兆,说李弘是真正的天选之子云云,李弘脸上严肃地听着频频颔首,心中却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要不是知道这些人拿了自己的银子,李弘说不定真的都相信了。

不过反过来一想,也许他们说的真的有道理。

不说别的,就光凭自己是开挂选手这一条就足以符合“天选之子”这四个字了。

在确定了称王是得到了上天的允许和祝福之后,然后又要让人研究黄历,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举办登记大典。

这个日子通常要符合阴阳五行的规律,以确保新王的统治能够顺利开始。例如,选择在甲子日、丙午日等被认为是吉祥的日子。

由于甲子日在干支循环中处于首位,所以常常被视为新的开始、新的起点。

在古代的一些重大决策、活动或仪式中,如果选择在甲子日进行,往往被认为具有开启新局面、迎来新气象的寓意。

例如,古代帝王在进行一些重要的祭祀、登基等活动时,可能会特意挑选甲子日,以象征着自己的统治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根据卜者的推算,壬戌年,也就是1682年总共有6个甲子日。甲子日六十天为一个周期。

而最符合需求的一个甲子日就是四月初六,所以李弘选定了这天作为举行称王大典的日子。这个日子距离李弘攻取南京刚好一个月。

时间过得很快,在紧张繁忙的筹备之中,很快就到了称王大典这一日。

这一日,天空碧蓝如洗,微风不燥,是一个适合称王的好日子。

根据流程,李弘先要带领文武百官,以及有资格参加大典的文人代表,乡绅代表,百姓代表等前往紫金山祭祀天地。

紫金山上已经搭建起了一座高高的祭台,是工程营奋战几日的成果。

李弘身着崭新的红色四爪衮龙袍,头戴王冕,向上天奉上三牲,五谷以及美酒作为祭品,同时向天地神明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

随后又亲自宣读祭文,祭文曰:

“维壬戌之年,唐王李弘,虔恭祗畏,敢昭告于皇天上帝:

乾坤浩荡,宇宙无垠。今逢乱世,苍生涂炭,四海鼎沸。孤以微末之身,承天应命,率义兵而起,欲解民于倒悬,拯众生于水火。

今既称王,当秉德而行,施仁政于民。誓平战乱,复归太平。敬备牲醴,恭祭上苍。祈皇天垂佑,赐吾勇智,保吾疆土,护吾臣民。使风调雨顺,物阜民丰。

孤当夙夜匪懈,励精图治,不负上天之托,万民之望。愿神灵降鉴,永保吾国之昌盛,吾民之安康。

尚飨!”

看着祭台上庄严肃穆宣读祭文的唐王殿下,很多人眼含热泪,心情激荡。

在结束了祭天仪式之后,李弘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返回了南京城,在明皇宫之中正式举办称王大典。

称王大典就在原本的奉天殿之中举行,李弘登上了新打造的金龙王座,身穿四爪金龙王袍,头戴王冕,接受了文武百官以及各界人士代表的朝拜。

众人齐声高呼:“唐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弘神情严肃,伸手示意众人平身。

紧接着,李弘让左丘谋代替自己宣读了即位诏书。

“四海臣民,天下贤达:

今者,天运循环,时势更易。孤承上天之命,应万民之望,登此王位。古之圣王,皆以仁德治世,孤当效之。

自孤起兵以来,目睹苍生之苦,山河之颓。四方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孤心恻然,誓救万民于水火。今既称王,当以天下为己任,兴除利弊,安邦定国。

孤将行仁政,轻徭薄赋,使民得以休养生息。开言路,纳忠谏,广招贤才,以佐孤之不逮。整饬吏治,严惩贪腐,使为官者皆以廉洁奉公为本。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务使仓廪充实,百姓衣食无忧。

对外,孤当秉持正义,保境安民。然若有来犯之敌,孤必率三军,奋勇御敌,捍卫国土,护我子民。

孤深知,王业之兴,非一人之力可成。愿与群臣同心同德,与万民休戚与共。凡我臣民,当忠君爱国,勤勉奉公。上下一心,共筑盛世。

望上苍佑我,祖宗庇我,万民拥我。孤当不负天恩,不负民望,开创一代之盛世,传之千秋万代。”

诏书宣读完毕,众人再次拜倒,高呼“千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