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转插

小说:年代,从陕北知青开始作者:帅哥传说007字数:1203字更新时间 : 2024-11-25 09:16:09
最新网址:www.qiwenxue.com

“好了,此事不用再提,同时,唐元科,你也应该转变态度,积极参与到生产劳动中来,不能偷懒。”村支书看了看唐元科说道。

唐元科没有说话,拿起锄头,跟大家上山锄地,整理地头除草。

这是个沉重的劳动,体力消耗大,都是男劳动力来。

整理好的土地,晒上几天,等草枯死后,再用牛犁过一遍,再晒上几天,再用杷把枯草理出来,烧成灰,就可以种红薯、土豆、玉米。

农村的生活,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忙不完的事,没有周末没有休息。

真正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喝的是苦涩的井水。

沉重的体力劳动,把代志平晒成了黑人,加上没有荤肉,餐餐都是馍馍,整个人顿时消瘦了下来。

大家都一样。

到了3月中旬,生产队正用牛把地翻一遍。

生产队只有三头耕牛,剩下的都是靠人来拉。

而扶犁的那个人,一般是生产队技术高超的人,像代志平他们这些知青,只能拉犁。

“这真是把人当牲口用。”代志平跟许如彪两个在前面拉着犁,后面是张强队长扶着犁。

随着两人的拉动,泥土在犁头的作用下,破土而出,刷刷地打着卷带着草根茎的断裂声传来。

风一吹,泥土芬芳扑面而来。

远处传来黄大爷的信天游的歌声。

代志平想了想,唱道: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

听着黄大爷的歌声,望着光秃秃的山丘,代志平突然脑海中想出一首经典老歌,也是“西北风”中的一首经典,名字就叫《信天游》,一边用力拉着,肩膀被绳子磨擦得生疼,咬着牙,唱了出来。

基本是用喊出来的。

歌声回荡在土地高原的沟沟壑壑间回荡。

这首流行于八十年代的经典歌曲,很适合当下的生产环境。

“代志平,你又出新歌啦?”张强队长在身后高兴地说道。

现在生产队都知道几人在县城演出的事情,知道代志平会写歌。

“是的,我昨晚刚刚写出来的,队长,感觉怎么样?”代志平一边用力拉一边回答。

“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一听就跟黄大爷唱得好听。”这是张强队长给的评语。

《信天游》是由刘志文、侯德健作词,解承强作曲,程琳演唱的歌曲,收录于程琳1987年发行的专辑《新歌·1987》。

2008年10月24日,该曲获得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流行金曲勋章。

现在是1977年,还有十年呢。

妥妥的代志平原著。

没有一点心理压力。

今晚回去就用简谱写出来,再写上日期签上大字,就是自己的了。

这段时间,代志平跟纪晓雯学习了简谱,用纪晓雯的话说,已经出师了。

写出来一点问题没有。

也不知道现在有哪个书刊收歌曲,不然自己可以投稿,赚稿费。

香江跟宝岛也知道收不收。

香港都是粤语歌多,国语歌很少。

“哎呀”

代志平一边拉一边想着,突然脚歪了一下,“这里怎么有个洞呀。”代志平骂道。

“估计是瞎鼠”身后传来张强队长的声音,道,“这畜生精得很,生活在下地,很少出来,而且洞纵横交错,有很多洞是糊弄人的,想找到它,很难。”

try{ggauto();} catch(ex){}

代志平一听到鼠字,好像看到了一坨肉摆在眼前,兴奋起来,问道:“队长,这瞎鼠,大吗,我是说,有没有老鼠大?”

“比老鼠大多了,最大的有八两,一斤的也有,而且肥嘟嘟的,肉质鲜美,不过,你不用想了,很难抓到它。”队长知道最近代志平带着村里的小孩到处抓老鼠的事,知道代志平在想吃肉了补充说道。

陕北,瞎鼠?

难道……

“队长,是不是叫鼢鼠?”代志平问道。

“对,还有人叫它地羊,这畜生专门吃植物根茎,特别喜欢吃红薯、萝卜跟土豆的根茎,对庄稼的破坏力非常大,它的洞又多,难找,不容易抓到。”张强队长说道。

想起来了。

代志平听到长队的话,终于想起来。

自己以前在网上曾经看到平台推送的三农作品,其中有一个就是说的是陕北一个主播直播抓鼢鼠。

洞也不是很深,只有五六公分左右,但纵横交错,复杂,很不容易找。

得用专门工具才能抓到。

那工具呈倒“T“字,用皮筋接到一根铁刺,皮筋绑在铁刺上,拉动皮筋,挂在上面的杠杆上,杠杆的一头是一个绳子,绳子用土包着,堵在洞口的出口。

等到它过来,用头顶开封土,绳子松开,杠杆脱落,皮筋松开拉动铁刺往下刺,刺中地下的鼢鼠。

鼢鼠外表看起来有点像竹鼠,比老鼠大是两倍,而且肥美。

可是村里可没有自行车内胎没有皮筋。

铁刺没有可以用坚硬的木棍代替,皮筋可没有代替品。

鼢鼠用4字陷阱可抓不到它。

因为它体积大,没有足够大的石板可压不住,再加上这东西常年生活在地下。

“哎!”只能望鼠兴叹。

人生最懊悔的事情莫过于此。

……

紧张而繁重的生产劳动,让代志平加快了自己的赚钱计划。

现在作品基本已经写完,剩下的就是细节上的修改。

再过一个星期左右。

这一天早工,村支书站在全体社员的队伍里。

“我现在宣布一件事情,我们队里的知青,唐元科,经过上级批准,现在手续已经转到了陕南的公社,明天就离开……”

村支书的话说完,全体社员们纷纷议论起来。

听着大家的话,代志平听到了一个从未听到的词——转插。

“转插”,就是把户口迁移到有关系的另外一个农村去,不改变知青的性质,享受当地知青招工的待遇,改变个人的命运。

转插,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拼爹。

和病退、困退、招式或者是征兵等返城途径不同,转插的努力方是家庭,你也得打通大队公社领导的关系。或者是企业和上级领导有人才能成功。

“那这唐元科的家庭可不简单,不然办不下来。”

“那是,转插岂能这么容易办成的,上上下下你都打点到了。”

乡亲们一听,纷纷议论。

“走了也好,反正他劳动也偷懒,帮不了咱们什么忙,相反还分走咱们的粮食,让他去祸害别人。”

“就是,走了也好。”

有同样的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这孙子藏得够深的呀,难怪最近他敢这么明目张胆偷懒,原来藏的这一手。”谢茂带满脸鄙视。

接到通知,唐元科当天就不上工了,扛着锄头返回了知青点。

“逃兵。”

“叛徒。”

纪晓雯跟秦芳一边扛着锄头边走边骂,怒不可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