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强烈相信(二)
他们却是不知作为一个咨询专家,崇祯在前世曾经深入地研究过“皮革马利翁效应”,一个人如果强烈相信某件事儿能够发生,只要自己的念力足够强大,持续的行动,肯定会有相应的结果。
这叫心想事成。
而领导力原理上也有类似的效应——领导者积极的期待,会导致不可思议结果的产生。
对领导者尤其是皇帝来说,相信他人的能力是促使奇迹发生的根本。有些领导者总能极大地提高他人的绩效,甚至出现“现实扭曲力场”,因为他强烈地用心关怀着追随者,并且总是相信他们。而追随者之所以能够积极响应这种期待,不仅因为他们有能力,还因为领导者给予他们信任、培养、支持和鼓励。
在兵法上,这叫“尚人,而下尽力”
在易学上,这叫“生扶拱合,时雨滋苗”“德入卦而无谋不遂”。
在前世,崇祯见过一个数据,领导者若能善用“我对你有很高的期待,并且我知道你能做到”这个句式,下属的效能可至少提升40%。
记得嘉靖曾经也颁布过类似的封爵皇榜,如嘉靖23年,他听从戴梦桂的建议,设悬赏封爵的“封爵黄榜”,激励将领士兵们离间北虏。嘉靖34年,他悬赏俺答、把都儿等北虏首领以及勾结日本的汪直的首级,承诺赐予爵位。结果呢?胡宗宪设法擒获汪直,却没有被封爵。有人就不愤了,变着法地责问,皇帝倒也没有回避问题,只是说胡宗宪能够获胜主要是因为他自己在宫里“默运玄威”造成的。
很多人都会觉得嘉靖是在耍赖,是故意不想给前线将领封爵。
但现在的崇祯却是知道,耍赖的成分肯定是有的,可是“默运玄威”也很有可能是真的,没有他的强烈信念加持和事实上的支持,胡宗宪想要顺利把倭寇剿灭也没那么容易。
但这事儿没法明着说,只能通过这种会议上的强烈信任和恩宠来表现。
方逢年随后说起了另外一件事:“皇上,宜兴侯的谥号礼部已经拟好了几个,有忠敏、襄敏、文忠、文正、文贞、文襄几个,请皇上最终裁定”
崇祯本打算将卢象升的遗体运回北京,好好地进行一番祭葬活动,可是大战仍在持续,到处都不太平,也就无法成行,卢象升的大殓仪式就只好在顺德举行了,朝廷专门派了个礼部侍郎前去主持。大殓之后,卢象观、卢象坤就带着一些护送的兵丁将卢象升的遗体一路往南带往老家宜兴安葬。
作为皇帝,崇祯先行赐下宜兴侯府宅邸,赐祭并允许在京的官员进行遥祭,众人皆感伤不已。
想起卢象升,崇祯不禁心有悲戚,更多的则是深深的惋惜——如果这个人还在,那该多好,一个绝对忠诚的能臣镇守帝国北大门,手握一支强大的野战重兵集团,随时驰援关内关外两大战场。
原本的历史上,他一手打造的“模范督标”在他身死之后灰飞烟灭,连主将李重镇、刘钦都被崇祯在西市砍了头。从此,宣大军就再也不能被称作“野战重兵集团”了,因为这支部队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共同的情感纽带,重新回到一盘散沙的状态。
现在,那曹化淳能从中整理出多少惊喜呢?
“大家也都议一议吧,看选择哪一个谥号与宜兴侯的德行、功业相配?”
方逢年第一个回答:“宜兴侯出身文臣,却能够外抑东虏、内除流贼,立功无数,臣以为文襄二字名副其实”
崇祯点了点头,文襄确实说得通,后世记得左宗棠好像就是文襄。
try{ggauto();} catch(ex){}
“陛下,臣以为文成更恰当一些”杨嗣昌说道,“宜兴侯以书生领兵屡建大功,其事迹可追本朝名臣威宁伯王越和新建伯王守仁,既有新建伯王文成公的先例,以文成为谥号,直追前贤,也是一桩美谈呢”
文成,也说得过去,听起来也顺口,就是与王守仁重复——不过也不算什么,一些美谥总是有重复的。
“皇上,小臣有话要说”
却是一边上暂时辅佐内阁处理机务的杨廷麟出声了,照例他是没资格发言的,只有旁听的份。但大家都知道他时下既是御书房陪皇帝读书的翰林,又与卢象升有着特殊关系,倒也没有阻止。
崇祯也点了点头,示意他说话。
“皇上,卢督臣领兵出战北直隶之后,屡次遭遇暗算,先是在昌平等地想要夜袭敌人,却由于一些人的阻挠,将夜袭主将陈总兵调走,以至于功亏一篑。后来南下尾随敌人作战,一路上兵力越战越少,可他依然没有丝毫的怨怼,尽职尽责,臣以为此种作为绝对当得起一个忠字,以文忠为谥号恰如其分”
好呀,反反复复都是在给杨嗣昌、高起潜下眼药呢!
程国祥终于发话了:“皇上,宜兴侯自入仕以来兢兢业业,在每一个职位上都卓有建树,多次考评都是卓异上等,领兵作战之后又显示出非同一般的军事才华,建功无数,在与流贼、东虏的作战过程中虽有挫败,可总体上却是战功累累,足为后世垂范,足可为大明文人士子之模范,臣以为文忠还是比较恰当的”
同样是文忠,这样解释起来似乎更好听一点。
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呐,“忠于职责,文人模范”,这八个字卢象升确实当得起。
范复粹和蔡国用也点头称是,其他几人也点了点头。
崇祯不由动情地说道,“朕近来与翰林学士们一起学习兵法,才知以前种种不是,方觉宜兴侯的种种难为之处,比如他在湖广地区剿贼时,多次上书说自己兵力单薄,想要再加几千额兵,兵部都没有同意,因为朝廷军费实在太紧张了,现在看来却是因小失大。而宜兴侯于此难为之处,毫无气馁,靠着数千精兵,仍能大展拳脚,建功无数,可见其人之能之忠。宜兴侯之能天下皆知,宜兴侯之忠正要借这个谥号广为宣扬,朕看就文忠吧”
众人齐呼皇上圣明。
可皇上有意无意地提起当年湖广增兵的事,似乎另有所指。
杨嗣昌到底还是十分聪敏的:“皇上可是担忧南方兵力薄弱的事?”
内阁众人也觉得有点奇怪,皇帝一边着手东虏入侵的大事,还信心满满,定下了一个几乎完不成的目标,一边却又暗暗地关注着南方的战事,不知不觉间,已经在南方埋下好几颗“钉子”了,都是增兵布防的事。尤其上次选拔庶吉士时,皇帝突然想起了金声,授他庐州知府,还要给他个“团练大臣”的官衔,让对方好好练兵。薛国观和杨嗣昌等人商议后,以为皇帝是参照“团练总兵”给一个文臣设的职位,还是觉得不妥,最终参照当下的体例和皇帝的意思,设了个“庐州知府,河南按察司佥事管庐州兵备”的差遣,现在那金声恐怕已经带着自己的家丁和弟子们赴任去了,而皇帝竟然还将此事列入了“督察清单”——半年后兵部要派人去核实练兵情况的。
现在,皇帝竟然还不安心,还在忧虑南方的战事。可南边虽然有射塌天李万庆、闯王李自成等几个毛贼,基本上大部分贼寇都已经归服了呀。
是皇帝在杞人忧天还是众人太过乐观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iwenxue.com。奇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wenxue.com